程朱理学说明讲解研究报告.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第2课 宋明理学;一、产生背景:;①佛教的盛行。社会动荡不安造成人民对宗教信仰的渴求,佛教中因果轮回等观念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生幸福上,使人感到一种满足和安慰;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他们将佛教作为巩固统治,麻痹和奴役劳动人民的精神武器;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追求长生不老,隐逸无为的道教思想,为许多厌倦世俗权力角逐的士大夫和逃避战祸的普通民众所信奉.;五代 辽 宋 夏 金 元 (907-----1368年);《三教图》(明·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这幅图体现了?; 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材料:古代中国所有的王朝,都是曾经借助一系列的仪式来确立自身的合法性,这叫“奉天承运”。宋初,在经历五代纷乱,权威失控,又看到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斧声烛影,人们又如何确信这是一个拥有合理性合法的政府呢?所以不仅要采用一系列的礼仪,更需要一系列的思想文化策略。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一、产生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广泛传播;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危机; 3、历经社会动荡,北宋统治者需要重建伦理纲常来维护统治; 4、官僚地主集团反对…… 5、宋代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自由活跃。;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一、产生背景: 二、程朱理学:;一、产生背景: 二、程朱理学: 三、陆王心学: ;三、陆王心学: ;三、陆王心学: ; 致良知的故事: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商场着火了--;影响: 积极: ①适应了封建统治者??护专制统治的需求,巩固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②都强调内心修养(提倡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③《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教科书; ④学术思想流传海外。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束缚了人们思想的发展。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贞节牌坊”;小结:如何评价和对待宋明理学;小结:如何评价和对待宋明理学; 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注重人的自然欲求,张扬个性 B.凸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 C.注重气节、品德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 他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 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六祖慧能的 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 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 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A.内心世界 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 D.天的意志 ; 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一事不穷,则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则阕了一物道理”,其言论反映出朱熹: ①主张“格物致知” ②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 ③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 ④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 ;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 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 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 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③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