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邴原弃学等古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选】邴原弃学等古文

邴原弃学   邴原①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②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③有志,吾徒④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⑤《论语》。   (选自明·李贽《初潭集⑥·卷十二》)   【注释】①邴原:三国时人,当时著名的学者,与管宁、华歆并称辽东三杰。②恻:怜悯。③苟:假如,如果。④徒:白白地。⑤《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着作。⑥《初潭集》:明代思想家李贽所撰,共十二卷,系内府藏本,按内容分为五类:曰夫妇,曰父子,曰兄弟,曰君臣,曰朋友。每类之中又各有子目,皆杂采古人事迹,加以评语。   【译文】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经过书塾时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说: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人,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说:我没有上学的学费。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学好知识的志向,我可以白白地教你,不要你的学费。邴原于是就进了学堂。(他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能熟练地背诵《孝经》和《论语》。 【阅读训练】   1.解释:   (1)凡得学者(2)苟(3)徒(4)资   2.翻译:   (1)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2)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3.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   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参考答案】   1.(1)能够(2)假如,如果(3)白白地(4)钱,学费   3.发现邴原无学而泣,躬身垂问。得知邴原身世后,甘愿舍弃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学费。这位老师关心贫幼、帮助有志者成才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人敬佩。   4.贫不丧志,立志求学,并在学习中刻苦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不记人过   吕蒙正①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⑤。   (选自宋·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   【译文】   吕蒙正相公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刚刚担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员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了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而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况且)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注释】   ①吕蒙正(994--1011):宋代政治家。②初任参知政事,初:刚刚;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中央官员。④同列:同事。⑤量:肚量。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不喜记人过(2)佯为不闻(3)令诘其官位姓名(4)遂止之   2.翻译   (1)罢朝,同列犹不能平。   (2)不问之何损?   3.上文赞美了吕蒙正在怎样的品质?   【参考答案】   1.(1)过失、过错(2)假装(3)责问(4)制止   2.略   3.吕蒙正为人正直,襟怀坦白,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寻机报复。有胸怀,更有智慧。   蔡邕被害   太尉马日磾(dī)谓允①日:伯喈②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书后史,为一代大典③;而所坐至微,迭之,无乃失人心乎!允日: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④中衰,戎马在郊,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⑤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日磾退而告人曰:王公其无后乎!善人,国之纪⑥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邕遂死狱中。(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   [注释]①允:王允。伯喈(jiē):即蔡邕,东汉末年人,精通文史历法,屡上书言弊政,为王允所杀。③典:典籍。④国祚:国运、国福。⑤幼主:指汉灵帝,时年幼。⑥纪:纲纪。   [文化常识]太尉及其他。秦以前中央职官较复杂。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中央设丞相(掌握政务)、太尉(掌管军队)、御史大夫(掌管监察)。汉朝基本上沿袭秦制。上文所说的马日磾,即任太尉,而王允时任司徒(东汉后期改丞相为大司徒)。他们均为朝中高官。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逸--②佞一--③讪--④其--   2.翻译:①所坐至微,诛之,无乃失人心乎!   ②王公其无后乎   【参考译文】   蔡邕被害   太尉马日磾对王允说:蔡邕(伯喈)是旷世奇才,对汉朝的史事典章了解很多,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