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改革的新方向-EDB.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教育改革的新方向-EDB

從語文功能和語文能力發展 探討語文教育改革 吳敏而 中國語 本文分兩方面了解學者在文獻中所討論的語文的功能和語文能力發展 ,以了解 文教育須思考的改革方向。 一、語文的功能的研 究 Arwood (2011) 辨別語 文結構 (language structure) 和語文功能 (language function) 。所謂語文結構,即字、詞、句、語法、語意等等,較容易從語文的表面做分 析 , 似乎就能夠定義出語言的特色和正確程度 。傳統的語言學研究 ,大部份都 在分析這些語言 表徵的規律性,所以學生學語文就是學字詞的意 思、詞性的辨別和句型的形式和變化。臺 灣的語文教育受到語言結構學的影響頗大,如湯廷池 (1977,1990)、黃宣範(2008)、鄭良偉 (1997)、王玉川(1987)等在教育頗有影 響力的語言學家,都相當重視漢語的結構。 可 是, Arwood (2011認) 為語言的規則只能描述一個語 言, 不能定義一個語言 , (language rules describes the language, not define the language. p. 23) ,更 不能是語言教育的主要依據 ;盡管學生了解到這些規範 ,也能通過一般語文測驗 ,並不表 示語文教學成功的提供了聽、說、讀、寫和思考的工 具,因 此,語文教育須重視語文功能 和認知過程的 (cognitive process of learning) 學習模式。本節討論三種層面的語文功 能:個人層面、溝通層面和職業層面。 (一)個人層面:建構意義 語言和思維密不可 分,人類運用語言和文字建構出個人意義、生命的意義和文化的意 義 。有獨立學習能力的學 生 ,除了運用觀察和慎思 ,也必須透 過聽和讀來增廣見聞 。四十多 年前 Gordon Wells 在英國 Bristol 地區開始進行 1000個兒童的語言發展追蹤研究 ,研 究結束後,他寫了 The Meaning Makers 一書(Wells, 1985說明兒童的語言發展的推動力) 是「求意義 」。二十五年後,他重新檢視當年的資料和後人的研究,出版了 Meaning Makers的第二版 (Wells, 2009) 。他發現,當年的詮釋不但沒有改變,還增加了不少支持 想法的資訊 ─兒童是主動追求意義的學習者 (Bruner, 1990) 。這個推動 力幫助 原先 口頭語 言和書面語言的學習 。Britton (1970) 有類同的觀 察 ,他認為語言有兩個功能 ─表達 (expressive use) 和互動 (transactional use) ,學習時用的語言應該是交易性的互動 語言,用以協調意義 (negotiate meaning) ,可惜的是, 一般教室只是教師提問跟學生回 答,還不算做意義的交易。 在美國, Nelson (1981, 2007)也發現幼兒學習母語時所說的話有很大的個別差異,其 共同點是優先學習和優先表達自己感興趣的和認為有意義的話 題; 成人對幼兒說話時經常 用的語言和詞彙的影響力反而較弱, 不一定在幼兒表達的語料中提早出現。 既然追求意義是語言學習的推動 力,學生的語言越豐富,他學習工具越齊 全,即能透 過語言獲得知識和概 念,而且,概念的學習又會刺激認知能 力 ,因此,提升語文能力亦是提 升思考層次的管道。這個理論表示語文是連接個人思想和外在文化及別人的觀點的橋 樑 , 所以學習語言能協助使用者獲得使 用那個語言相關的概念和文化。語言學家 Halliday (1973,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