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地下水资源与地下水系统.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第一章-地下水资源与地下水系统.ppt

专门水文地质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009级 课程性质:必修课 授课学时:42学时(10-16周) 周一1-208 周三7-312 周五1-211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分 (考勤15分+作业15分) 期末考试70分 教学方式:泛讲+精讲 课程特点 1、概念多 2、文字叙述多 3、引用规范多 总之,很枯燥! 授课计划 第一章 地下水资源与地下水系统 (2) 第二章 水文地质勘查 (2) 第三章 水文地质探查 (4) 第四章 水文地质现场试验 (4)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和地下水均衡 (2) 第六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4) 第七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 (4) 第八章 地下水水量评价 (4) 第九章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4) 第十一章 矿床水文地质 (6) 第十四章 地热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 (4) *第十六章 新技术方法在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2) 第一章 地下水资源与地下水系统 第一节 全球水资源 第二节 中国水资源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 第四节 地下水系统 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的地下水主要指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运动的液态的重力水,通常把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的优质的地下水称为地下水资源。 与其它地球上的资源相比较,地下水资源具有可恢复性、可调节性、广泛分布性及可控制性等特点。 第一节 全球水资源 一、地球上的水及其分布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水量是均衡的,在一定区域内比较长的时间尺度上水循环的量基本是稳定的。 不管地球上的水如何运动和更新,地球上的水从总体上来看是平衡的,它遵循着质量守恒定律。地球上的水在海洋与陆地之间进行不断地循环,径流与蒸发的代数和等于降水量。 三、全球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排前10位的国家是:巴西、俄罗斯、美国、印尼、加拿大、中国、孟加拉、印度、委内瑞拉、哥伦比亚。 人均水资源量占有量排后10位的国家是:科威特、利比亚、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约旦、也门共和国、以色列、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布隆迪。1995年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239m3/人,在153个国家中排第121位。 年用水总量最多的前10位国家是: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日本、乌兹别克斯坦、墨西哥、埃及。 人均年用水量最多的前10位国家是:土库曼斯坦、伊拉克、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巴基斯坦、美国、阿富汗。 四、全球水资源问题 (一)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 (二)水源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突出 第二节 中国水资源 一、概况 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国水资源总量近十年来基本趋于稳定。 中国水资源分布有两大特点: 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是人均水资源量较少; 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和矿产资源分布不匹配。 二、降水特征 (一)分带性明显 十分湿润带、湿润带、过渡带、干旱带、十分干旱带 (二)年际变化显著 (三)季节分配差异悬殊 三、径流特征 (一)区域分布不均 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干涸带 (二)季节变化大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 14157-1993)》将地下水资源(groundwater resources)定义为:含水层中具有利用价值的地下水水量。 一、地下水资源分布 (一)平原——盆地地下水 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各大平原、山间盆地、大型河谷平原和内陆盆地的山前平原和沙漠中,水量一般比较丰富,具有重要开采价值。主要包括黄淮海平原、三江平原、松辽平原、江汉平原、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四川盆地以及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关中盆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雷州半岛等地区。 (二)黄土地区地下水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陕西北部、宁夏南部、山西西部和甘肃东南部地区,即日月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地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黄土塬区,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塬区,地下水比较丰富,具有供水价值。 (三)岩溶地区地下水 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石灰岩)的溶洞裂隙中,我国碳酸盐岩分布较广,有的直接裸露于地表,有的埋藏于地下,不同气候条件下,其岩溶发育程度不同,特别是北方和南方地区差异明显。 (四)基岩山区地下水 广泛分布于岩溶地区以外的其它山地、丘陵区,地下水赋存于岩浆岩、变质岩、碎屑岩和火山熔岩等岩石的裂隙中,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种地下水类型。基岩山区地下水只有在构造破碎带等局部地带富水性较好,大部分地区水量较贫乏,一般不适宜集中开采,但对山地丘陵区和高原地区的人、畜用水有重要作用。 二、地下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