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析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公平现状及对策
浅议农村教育公平现状及对策
歇马小学 汪朝润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重要的发展战略,实现教育公平是教育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而今教育公平问题正凸显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影响着和谐农村的建设。因此,必须分析其原因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逐步实现农村教育公平。
关键词:农村建设 教育公平 财政政策
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手段,在现行教育体制不能作出更大调整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通过促进校际教育的均衡,使区属各校在发展投入与发展机会均等的前提下,在各自的特色发展、品牌发展上做文章,促进区域教育的多元发展,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有效化解了教育的深层次矛盾,达到了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喊了多年,但现实中仍不尽如人意,要使这种现象有所改变,就要在制度上赋予各学科以均等地位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标是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全面发展,其核心任务是农村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而要想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就要靠教育。然而就当前社会教育状况来看,农村教育明显处在不利地位,准确来说是不公平和弱势地位。虽然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但也不至于如此不公平。这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关系到农民的世代利益,关系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前景问题,关系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问题。”【1】所以,关注并实现农村教育公平,重视农村教育工作,既有利于维护农民的世代利益,也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
农村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是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还没有将平等的受教育权完全真正落到实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学生之间,无论是在教育权利还是在教育机会上,不公平现象随处可见。
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城乡以及农村中贫富、男女之间的不公平,包括当今升温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尽管2007年中国农村已经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但是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因此而缩小。首先要承认的是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农村有时简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高昂的费用让许多寒门学子望而却步,农村子女基本上无法共享相应的受教育权利;其次,在教育资源投入分配上,以城市教育模式为导向,而倡导机会均等其实并不均等,城乡二元结构异常突出。据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在教育投资的5800多亿元中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只获得其中的25%,2004年在教育经费支出中,占全国小学生总数75%的农村得到的小学经费不到一半(48%),而初中农村教育经费仅占29%,这种状况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
另外,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与男性差别较大。根据2000年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实施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女性受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者占42.3%,比男性低20.8个百分点;58.8%女性只有小学以下的文化程度,比男性高21.9个百分点;女性文盲率为13.6%,比男性高9.6个百分点。【2】在成年女性教育程度上,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职业技术、农村生产技术的培训上,女性是很少享受到这种教育机会的。
城乡教育,首先要说基础教育差距的存在和持续拉大,是当前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现实。由于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不公平的进一步扩大将会严重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必须思索造成这种不公平状况的原因所在,进而针对现实采取有效措施,逐步缩小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确保所有适龄青少年都能够平等地享受公共教育资源。造成目前农村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复杂的,主要原因农民文化素质低下,教育公平意识淡薄。对于教育,农民父母考虑较多的是孩子读书是否划算问题,学习突出且估计能考上好大学的就让孩子读书,在这种思想意识熏陶下,大多农村子弟也并不像城市家庭子弟那样重视学习,间接放弃了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选择外出打工。而在农村中 “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传统性别文化思想还存在,导致女性自我接受教育意识差。这种性别文化思想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教育资源的分配,农村女性获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均受到限制。从农村整体来看,由于对教育本质和功能的认识的局限性,没有看到长远利益,既没看到教育对个人的影响,更没有看到农村子弟接受优质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深远意义。长期没有重视义务教育发展使城乡二元结构始终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SpringBoot技术的论坛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
- 本科毕业设计—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doc VIP
- 世界甲状腺日甲状腺健康科普PPT.pptx VIP
- 电力线路维保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pdf VIP
- 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第32课《让思维活跃起来》课件2024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七年级下册 .ppt
- 山东省(烟台市、德州市)2025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黑龙江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方案.doc
- 公司对项目经理部的授权范围及项目部岗位职责.docx
- 孙中山全集(第九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