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通路和突触的启用.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潜伏通路和突触的启用

神经康复基础知识 康 复 定 义 一、早期:Howard A.Rusk(1949) 康复是医疗护理的第三阶段,是继第一阶段预防和第二阶段内科、外科治疗后应采取的医护措施。 二、WHO(1969) 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其活动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三、WHO(80年代) 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在拟定有关康复服务的实施计划时,应由残疾人本人、家属及他们所在社区的参与。 残 疾 的 分 类 1980年,WHO制定残疾分类(ICIDH): 一、残损(impairment) 心理、生理上或解剖的结构或功能上的任何丧失或异常。 二、残疾(disability) 由于残损的原因使人的能力受限或缺乏,以致于不能在正常范围内和以正常方式进行活动。 三、残障(handicap) 由于残损或残疾,限制或阻碍一个人充当正常社会角色(按照年龄、性别、社会和文化的因素)并使其处于不利的地位。 残 疾 的 分 类 疾病和损伤 残损 残疾 残障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残 疾 的 分 类 1997年,WHO残疾分类(ICIDH-2): 残损(impairment)、活动能力(activity) 社会参与(participation) 健康状况 残损 活动能力 社会参与 五 类 残 疾 标 准 视力残疾 听力语言残疾 智力残疾 肢体残疾 精神病残疾 肢体残疾者整体功能分级 级 别 程 度 计 分 一级肢体残疾 完全不能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0-2 二级肢体残疾 基本不能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3-4 三级肢体残疾 能够部分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5-6 四级肢体残疾 基本能够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7-8 康 复 的 发 展 史 一、史前期(1910年以前) 无明确康复概念,但为残疾人着想的医学、教育、职业、福利等领域开展了活动,彼此无联系。 二、形成期(1910-1940年) 提出康复的概念并逐渐达到普及,各领域之间开始协作,建立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 三、确立期(1940-1970年) 确立康复医学的概念,使其成为医学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教育、职业、社会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开始了国际间的交流。 四、发展期(1970年以后) 康复各领域有了多方面的发展,提高了残疾人的人权尊重。 康复内涵的五个要素 一、康复的对象 二、康复的领域 医学康复 教育康复 职业康复 社会康复 三、康复的措施 四、康复的目的 五、康复的提供 康复治疗小组的组成 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小组的领导者 物理治疗师 作业治疗师 言语治疗师 心理治疗师 康复护士 针灸、推拿按摩师等 假肢矫形师 社会工作者 脑血管病恢复机制 脑功能的不对称性 左右半球功能不对称 个体间功能不对称 神经解剖学的不对称 发育期间的功能不对称 脑损伤患者的功能分离 脑血管病恢复机制 早期的几种假说 功能重现 功能与形态脱节 功能替代 现代理论 脑的可塑性理论 脑血管病恢复机制 功能重现 认为神经系统的结构分为不同的等级,一种功能往往在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上再现。神经系统中由于高等级的部分发展较晚,易于兴奋,对功能起精细的调节作用,对较低级的部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