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通道与受体主讲张玉芹离子通道电压门控性通道离子通道包括.PPT

离子通道与受体主讲张玉芹离子通道电压门控性通道离子通道包括.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子通道与受体主讲张玉芹离子通道电压门控性通道离子通道包括

离子通道 电压门控性通道 离子通道 包括 化学门控性通道 机械门控性通道 在活细胞中,离子通道可将不同刺激的能量转换成电信号,每个可兴奋细胞膜中都有很多离子通道。 一、为什么离子不能通过脂质双分子层而必须通过离子通道? 水分子是双极性分子,氧原子吸引电子带负电荷,氢原子趋向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水溶液是一种极性环境,阳离子吸引在氧原子上,阴离子吸引在氢原子上。离子与水相互吸引,离子被带静电的水包绕着,被水包绕着的离子与细胞膜中的疏水区是不相溶的补可能从膜中自由通过。 二、离子通道的现代研究方法: -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一)功能研究: -膜片钳patch clamp技术应用 膜片钳技术是研究单通道功能的重要方法。20世纪70年代(1976年)德国的科学家 Bert Sakmann 在电压钳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膜片钳技术,80年代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膜片钳技术要点: ①对被测细胞进行预处理(酶消化)保持膜清洁。 ②用直径0.5-3微米尖端抛光的玻璃微电极与被测细胞接触。 ③封接 使微电极与一小片细胞膜接触通过电极内负压吸引而封接封接电阻可达几亿兆欧,与细胞的其它部分在电学上完全隔离开来,用微电极记录到的膜电流只与这一小片膜通道分子功能有关。 ④人为钳制膜电位可定量分析通道性质和功能。 举例: 2、膜片钳构型(configuration) 膜片钳是一种能测定单离子通道(single ion channels)电生理新研究技术 (1)细胞贴附式(cell attached mode): 这种构型适用于在完整的细胞膜上(全细胞)测定单通道电流,用于研究某些特殊物质,如神经递质(加入到细胞浸溶液中),引起通道的改变(调制或调节作用)。 (2)全细胞膜片钳或称穿孔膜片钳(perforated patch whole cell mode): 这种构型是将玻璃微电极下的膜吸穿(负压),通过电极记录的电流是整个细胞每个通道电流的总和。因此,全细胞膜片钳测定的电流为大电流(macroscopic current)(全细胞电流)。 (3)膜外向外膜片钳(outside-out patch clamp): 这是微电极下膜片与细胞脱离,但膜片与微电极尖顶仍保持高电阻封接的,研究单通道电流的两种膜片钳中的一种。这种膜片钳适用于研究配体,如神经递质、激素或通过膜外作用的药物对通道产生影响。配体必须加入浸浴液中,其原因是浸浴液比微电极中的溶液更易于更换。这一种膜型适用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研究,如剂量一效应关系等。 (4)膜内向外膜片钳 (inside-out patch clamp): 这是膜片与细胞脱离,研究单通道的第二种模式。通常用于特定细胞研究第二信使参与通道活性的调制作用,将所要研究的物质加入浸浴液,直接作用于细胞浆膜的内侧面。 (二)结构研究-分子生物学方法 生物膜上的离子通道是什么样子?怎样跨越膜?通道开或关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药物和递质与通道什么部位结合?这是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 离子通道是较大的糖蛋白分子(分子量2.5-25万)。所有通道都跨过整个膜的厚度。有四级结构。二级结构主要是指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等。 (1) 结构的测定: 通道的一级结构可用Edman降解法和重组DNA方法分析测定;利用计算机可从一级结构预期二级结构;x线晶体衍射图象可确定三级结构。 (2)结构的检验: 免疫组化法:因为抗体可选择性结合于通道分子中相应的肽,从抗体结合发生的部位可确定通道的特异区域在膜的内表面或外表面。 基因工程法:根据不同种族的同一通道基因产生想象中的通道再与最初的通道进行比较分析通道不同部分的功能。 (3)制造离体定点突变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三、通道状态及开闭的控制因素 (一) 通道的状态: 备用、激活、失活 备用 激活 失活 (二)控制通道开闭的因素有: 1、门控机制 (1)电压门控通道结构中有一个特定的电荷区当跨膜电位改变时,电荷区受电场影响而移位,从而导致通道构象改变。引起开闭。 (2)化学(配基)门控 特定的化学物质与通道受体结合导致通道开闭。 (3)机械门控 当细胞收到牵拉时通道蛋白勾象改变。 2、失活机制 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都有不应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