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族字探论
“方”族字探论
摘 要: 本文据《王国维遗书》所附形声字谱系表,选取“方”字一族为探讨对象,依蔡永贵老师字族理论,以“方”字为母文,“方”义为义核,对“方”族字意义做一番梳理,归纳其族类意义:一是木柄义,一是四方义。
关键词: 字族 方 母文 义核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附形声字谱系表,本文选取“方”字一族为探讨对象,根据蔡永贵老师字族理论,对“方”族字意义做一番梳理,以“方”字为母文,“方”义为义核。笔者拙作《“方”字本义初探》一文中,就《辞源》“方”字意义通过引申、假借串联起来,将“方”字意义以谱系形式系联,疏通其意义分化引申脉络。兹具体分析如下:
方,《说文·方部》:“倂船也,象两舟省,總頭形。”(p176)《“方”本义初探》一文中,笔者不揆梼昧,通过词义分析,认为“方”字,记录了两个同音词,其字形亦有两个系统:一为“ ”(本文图片,如非特殊说明,均截自《古文字诂林》第七册,图片并排顺序亦以《古文字诂林》为据),一为“ ”(此图来自《汉子说略》),因二者音同,随字形演变,逐渐混用为“ ”等形,即“方”字本义,由字形而辨当记录了两个词义:一为“木柄”义,一为“四方”之“方”义。据《辞源》所列“方”字义项,由“木柄”之“方”引申出的意义有:方—木柄—
—(7)古代用以书写的木板—(8)药方、单方
—(2)并、双—(13)适宜、等同—(10)比拟
—(14)正直
(3)芳fāng,《说文·艸部》:“香艸也,从艸方声。”(p24)《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香艸当作艸香。”(p42)《古文字诂林》:郭沫若“ 乃芳之繁文,此假借为枋,枋者柄之异。”(p512第二册)“芳”即由“方”木柄义加类属符号——“艸”孳乳分化。
(8)放fàng,《说 文》:“逐也,从攴方声。”(p84)“方”音加“攵”(即攴,《说文》:“小攀也”,高亨认为是“扑”之古文,从又,象手持杖或鞭,非从卜声。《文字形义学概论》p158)即“放”本从木柄义,为木柄“方”之孳乳字。
(12)舫fǎng,《说文》:“船师也,《明堂月令》曰:‘舫人习水者’,从舟方声。”(p176)《段注》:“各本作‘船师也’,今依《韵会》所据本,舫只训船,舫人乃训习水者,观张揖之训榜人,可得其理矣。篇韵皆曰‘并两船’,是认船为方也,舫行而方之本义废矣舫之本义亦废矣。《尔雅·释言》曰‘舫,舟也’,其字作舫不误,又曰‘舫,泭也’,其字当做方,俗本作舫,《释水》‘大夫方舟’,抑或作舫,则与《毛诗》‘方,泭也’不相应,愚尝谓《尔雅》多俗字,与古经不相应,由习之者多率臆改之也。”(p403)《古文字诂林》:马叙伦“石鼓文‘ 舟西逮’,本训舟也,船师至习水者盖《字林》文或校语”。(p710第七册)“舫”训舟则为木柄“方”之孳乳字。
(16)瓬fǎng,《说文》:“周家搏埴之工也,从瓦方声,读若●破之●。”(p268)《段注》:“●不成字,转写讹舛,《考工记注》‘大郑读为甫始之甫,后郑读如放于此乎之放’,许云方声,则读同后郑放于此乎,《公羊》放作昉。”(p638)同“放”。
(17)纺fǎng,《说文》:“网丝也,从糸方声。”(p271)《段注》:“纺,纺丝也。纺各本作網,不可通,唐本作拗,尤误,今定为‘纺丝也’三字句乃今人常语耳,凡不必以他字为训者,其例如此。丝之纺犹布缕之绩缉也。”(p645)古代纺车为木制品,“纺”由纺车引申为纺丝,进而引申为网丝,倒推过来,“纺”本义为纺车,即由木柄“方”加类属符号“丝”孳乳字。
“四方”之“方”也在不断引申,产生新的义项,《辞源》中收录相关义项有:
方—四方之方—(1)方圆之方,指形体正直
—(3)方向—(6)道,一类—(17)地名—(18)姓
—(4)地方—(5)指大地—(9)量词,计量面积或体积之单位—(16)副词,周、遍
(1)汸pāng,《说文》未收字,笔者认为汸与滂通,如鲂与鳑通,雱与●、霶同,滂,《说文·水部》:“沛也,从水旁声。”p229《古文字诂林》:玄应《一切经音义》引《三仓》“滂,沱也,水多流皃也。”(p86第九册)“方”由量词,计量面积或体积之单位加类属标志——水,表示水多。
(2)旁páng,《说文·上部》:“溥(普遍)也,从二(丄)阙方声。古文旁,亦古文旁,籀文。”(p7)溥《说文》:“大也”。(p229)《段注》:“司马相如《封禅文》曰:‘旁魄四塞’,张揖曰‘旁,衍也。’《广雅》曰‘旁,大也。’按‘旁’读如‘滂’,与‘溥’双声后人训侧,其义偏也。……《诗》‘雨雪其雱’,《故训传》曰:‘雱,盛皃’即此字也。籀文从雨,众多如雨意也毛云‘盛’与许云‘溥’正合,今人不知‘旁’’雱’同字,音读各殊,古形古音古义皆废也。”(p2)《古文字诂林》:丁山“楷以为自上而下,旁达四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