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药卫生]类经国考整理简
类经国考整理
第一章 诊法常以平旦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平旦者:阴阳之交也)
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
诊有过之脉。 阴阳饮食经络气血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生死之分。
(1)诊法当于平旦初寤之时,阴气正平而未动,阳气将盛而未散,饮食未进而谷气未行,故经脉未盛,络
脉调匀,气血未至扰乱,脉体未及变更,乃可以诊有过之脉。(有过:言脉不得中而有过失也)
(2)夫脉者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则脉弱,
气血平则脉和。
(3) 吾审脉阴阳,精神、藏内、形外
?
?
?
?
?
?
第二章:部位
◎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
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
◎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
?
?
(1)尺内者,关前曰寸,关后曰尺,故曰尺内。季胁,在胁下两旁,为肾所近,自季胁之下,皆尺内主之。
(2)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关者,乃间于尺寸之间,而为阴
阳之界限,正当掌后高骨处是也。
(3)前以候阳,后以候阴。人身以背为阳,肾附于背,故外以候肾;腹为阴,故里以候腹。
所谓腹者:凡大小肠、膀胱、命门皆在其中矣。腹:大小命盘
(4)中附上者即关脉也。肝为阴中之阳藏,而亦附近于背,故外以候肝;内以候鬲,举鬲而言,则中焦之
鬲膜、胆府皆在其中矣。鬲:没胆
(5)脾胃皆中州之官,而以表里言之,则胃为阳,脉为阴,故外以候胃,内以候脾。
(6)上附上则寸脉也,右寸之前以候肺,右寸之后以候胸中。(胸中者:鬲膜之上皆是也)
(7)心肺皆居膈上,故左寸之前以候心,左寸之后以候膻中,膻中者:两乳之间,谓之气海,当心包所居
之分也。
(8)竟:尽也。言上而尽于上,在脉则尽于鱼际,在体则应于胸喉
下而尽于下,在脉则尽于尺部,在体则应于少腹足中
第三章 呼吸至数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
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1)闰以太息---言平人常息之外,间有一息甚长者,此即平人不病之常度。
(2)平人一息,脉当五动、六至;呼吸定息脉行六寸。
?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一息二至,以正气衰竭也,故曰少气。离经)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濇曰痹
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
(1)脉一呼一吸,脉各一动,则一息二至,减于常人之半矣,以正气衰竭也,故曰少气。十四难谓之离经。
(2)尺热,言尺中近臂之处有热者,必其通身皆热也,脉数躁而身有热,故知为病温。
(3)数滑而尺不热者,阳邪盛也,故当病风,然风之伤人,其变不一,不独在于肌表,故尺不热也。
(4)濇为血不调,故当病痹。 (滑为血实气壅 ,濇为气滞血少)
(5)八至曰夺精,四至曰脱经,五至曰死,六至曰命尽,是皆一呼四至以上也,故死。
(6)脉绝不至,则元气己竭;乍疏乍数,则阴阳败乱无主,均为死脉。
第四章: 五藏之气脉有常数
◎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
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气。
(1)营:运也,其数则周身上下,左右前后凡二十八脉,共长十六丈二尺。
(2)人之宗气积于胸中,主呼吸而行经隧,呼吸定息,脉行六寸,则一昼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通计
五十周于身,则脉行八百一十丈,其有太过不及而不应此数者,名曰狂生。
(3)代:更代之义。谓于平脉之中,而忽见软弱,或乍数乍疏,或断而复起。盖其藏有所损则气有所亏,
故变易若此,均名为代。若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藏受气皆足,乃为和平之脉。
更待软弱叔叔断气(更代、软弱、疏数、断起)
◎四十动一代者,一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藏无
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藏
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石油化工项目工程计价具体办法.pdf VIP
- 【2017年整理】通信工程费用定额解读.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农作物种子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报告.docx
- 《珍惜时间_把握青春》主题班会.ppt VIP
- 实用药理学(西南医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课程ID:1461812168).pdf
- 信息通信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pptx VIP
-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知识清单)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025.docx
-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气候》精品课件.ppt VIP
-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机考题库及答案.pdf
- 世格外贸单证教学系统实习指导书.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