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有短暂的原始注视,可有一过性的斜视(3-4周消失) 二、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听觉audition 听觉发育对语言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出生时听力差 生后3-7天听力较好 3月定向反应 6月区别父母声 1岁听懂自己名字 4岁听觉发育完善 二、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嗅觉和味觉 出生时嗅觉和味觉已基本发育成熟。 味觉出生时已发育完善,对甜、酸、苦味已有不同反应,特别对母乳的香味有反应,因此应适时添加辅食。。 3-4个月时,能区别好闻与难闻的气味,7-8月嗅觉更灵敏。 二、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皮肤感觉发育 皮肤感觉 新生儿的触觉已很敏感,尤以嘴唇、面颊、手掌、脚掌等部位最敏感。触唇周──觅食,触唇──吸吮,触掌──握持; 出生时痛觉已存在,但较迟钝。 2月完善; 温度觉很灵敏,尤其对冷的反应。受冷即哭; 深感觉发育较晚,2-3岁时才能通过接触区别物体的软硬等属性,5岁能分辨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 2~3岁知软、硬、冷、热 二、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知觉是人对事物的综合反映,与上述各种感觉发育密切相关。 随着语言的发展,小儿的知觉开始在语言调节下进行。 1岁末开始有空间和时间知觉 2岁能辨上、下 4岁辨前后 4-5岁开始有时间概念,如早晚、昨天,今天和明天等 5岁能辨自身的左、右 5~6岁知前天、后天、大后天。 (三)运动功能的发育Moving development 粗动作发育过程 二抬四翻六会坐 七滚八爬周会走 2抬4翻6坐8爬, 9站一走喊爹妈 2~3月 抬头 大运动发育 4-5月 翻身 6月 6月 双手向前支撑坐 8-9月 用上肢拖着身体 向前爬 9月 9-12月 独站片刻 1岁 独走几步 站式(3岁) 坐式(1-3岁) 准备:晨起、空腹 排尿、脱衣 盘式(婴儿) 测量:体重 2、身高 standing height :从头顶到足底的长度。 出生(约50cm)→6个月(65cm) → 1岁(75cm) → 2岁(85cm) 2~12岁平均每年增加5~7cm 2~12身长=(年龄-2)*7+85cm = 年龄×7+75cm 长期营养不良(左) 右为呆小症 8岁侏儒症(左) (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2.身长 检查其比例关系: 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上部量与脊柱的增长有关。 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与下肢长骨的发育有关。 新生儿上部量与下部量的比例为60%∶40%,中点在脐以上。 2岁时中点在脐下,6岁时中点移至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12岁时上下部量相等,中点在耻骨联合上缘。 身长=头部长度+脊柱长度+下肢长度 =上部量长度 + 下部量长度 头部至耻骨联合上缘 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 测量身长 身高测量 测身长(3岁以下小儿的身长应该用量板于卧位测定) 3.坐 高 3岁以下取仰卧位测量,称顶臀位。 坐高的增长代表脊柱和头部的增长,则坐高/身高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为坐高。 顶臀长测量 坐高测量 4、头围的增长 HC (head circumference): 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出生:约34cm 1岁:46cm → 2岁:48cm → 5岁:50cm 15岁接近成人:54 ~58cm 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 头围过小:脑发育不良 头围过大:脑积水 测头围 小头畸形:6月龄,头围35cm,前额尖突 脑积水 (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5.胸围 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 胸围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 出生时平均为32(较头围小) 1周岁时胸围≈头围 1岁后胸围>头围,其差数(厘米)约等于其岁数减1 岁数-1=胸围-头围 取卧位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将软尺0点,固定于一侧乳头下缘,将软尺紧贴皮肤,经两侧肩胛骨下缘回到0点,取平静呼、吸气时的中间读数。 乳腺已发育的女孩,固定于胸骨中线第4肋间。 测量方法: 6.腹围 平脐(小婴儿以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为腹围。 2岁前腹围与胸围约相等 2岁后则腹围较胸围小 7.上臂围 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称上臂围 反映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水平。 常用以评估5岁以下小儿营养状况。 评估标准: 上臂围 >13.5cm为营养良好 12.5—13.5cm为营养中等 <12.5cm为营养不良 (三)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它发育 额骨 冠状缝 额缝 人字缝 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 第四版 项目3 文件和目录的管理.ppt VIP
- 医学课件-肝功能衰竭.pptx VIP
- 《保教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肝功能衰竭医学科普.ppt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中学九年级(上)开学数学试卷(含详解).pdf VIP
- 《肝功能衰竭》课件课件-2024鲜版.ppt VIP
- 通桥(2014)2132-Ⅳ(跨度31.5m) (附条文及目录 ).pdf VIP
- 儿科学麻疹病例分析,病例导入法.docx VIP
- 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治理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参考).docx
- 24012NDS00 NDS试验测试标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