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古书的注解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十三经注疏》 2、 掌握古书注释的 常见术语: 曰、为、谓之 谓 犹 之言 之为言 读曰(读为) 读若(读如) 一、古注的重要性 1、古注是读懂古书的重要途径 2、古注是注释古书重要依据 3、古注能教我们注古书的方法 4、古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理论 二、古注的发展概况 1、注释的萌芽期——先秦 先秦的注释是非系统性的,且多在古籍正文中。 《孟子离娄上》:”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2、注释的兴盛期——两汉 (1)两汉注释兴盛的原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两汉注释的特点 主要限于给儒家经典著作做注。 (3)两汉时期注释古书的重要书籍 《毛诗诂训传》《古文尚书注》 《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春秋公羊解诂》 《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楚辞章句》 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1)魏晋至隋唐注释的特点:注释范围扩大到非儒家经典著作。唐代开始既注原文,也注前人之注。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书籍 《老子注》《庄子注》《春秋外传》《国语注》 《五经正义》(《易》《书》《诗》《礼》《左》《周礼疏》、《仪礼疏》 《春秋公羊传疏》 《春秋谷梁传疏》 《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 《孟子疏》 《经典释文》《荀子注》 管子注》 《史记正义》 《史记索隐》 (《史记》三家注) 《史记集解》 《汉书集注》 《文选注》 4、注释的中落——宋、元、明 (1)本期注释的特点: 常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等思想观点。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书籍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5、古籍整理和古注的高峰期——清朝 (1)原因 统治者大搞文字狱,文人不敢涉及现实而把精力转向古籍。 (2)清人古注成就体现:注书范围广,注书质量高。 范围广:前人没人整理和注释的古籍,清人作了注解,前人注解过的古籍清人重新作注。 质量高:注释详尽可靠,解决了古书中许多疑难问题。 (3)反切:用两个汉字给另外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取反切上字的声母、下字的韵母和声调。如:练,郎甸切。 (二)释义 1、释义的内容: (1)解释词义 《诗经·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毛传:“贯,事也。” 《左传·庄公十二年》:“宋人皆醢之。”杜预注:“醢,肉酱也。” (2)阐述句意,即解释句子的意思。 《孟子·公孙丑下》:“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朱熹注:“言四面围攻,旷日持久,必有值天时之善者。” (3)归纳和分析章节大意 屈原《离骚》:“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王逸注:“屈原舒肆愤懑,极意陈词,或去或留,文采纷华,然后总括一言以明所趋。” (4)点明章旨,即指明主题思想 《诗经·魏风·硕鼠》毛传:“刺重敛也。” 《楚辞·九辨》王逸注:“九辨者,谓陈说道德,以变说君也。” (三)释事,解释或指明成语典故、历史名物、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 《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隋和之宝……”张守节《史记正义》:“昔隋侯行遇大蛇,中断,疑其灵,使人药之,蛇乃能去,因号其处为断蛇丘。岁余,蛇衔明珠,径寸,绝白而有光,号隋珠。”这里指明了“隋和之宝”的出处。 《庄子·则阳》:“则阳游于楚。”王先谦《庄子集解》:“姓彭,名阳,字则阳,鲁人。”这里补充说明则阳的姓名、籍贯等。 《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 王先谦《庄子集解》: “石户,地名。” 四 古注的类型 一、传 秦汉之际,人们把儒家的著作称为“经”,把解释“经”的著作叫做“传”。“传”就是阐明经义。“毛传”就是毛亨给《诗经》作的解释。孔安国给《尚书》作的注解叫“孔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也被认为是对《春秋》的解释。 (二)笺 东汉郑玄在“毛传”的基础上对《诗经》进行了近一步的解释,他的解释被称为“郑笺”。“笺”的意思本来是指对毛传的阐发和补充,但后来别的一些古书的注解也被称为“笺证”、“笺注”之类的,这种“笺注”就和“注解”一样了。 (三)注 从东汉开始,对古书的注解一般不称“传”而称“注”,“注”成为各种注释的通称。 (四)疏 “疏”是相对于“注”而言的,是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它既解释古书的原文,又解释古书的注。《十三经注疏》中《诗经》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