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美术七下第五课《仕女·簪花》教案.docVIP

苏少版美术七下第五课《仕女·簪花》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仕女·簪花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本课以《簪花仕女图》为切入点,探究中国古代的服、妆、饰文化。教材给予了教师们美术各门类之间的连接点,使学生从服饰与生活、服饰与审美、服饰与社会等多角度赏析中国传统的服、妆、饰文化,从而了解古人的生活,也读懂了经典作品。 教材中引导学生用身边易得材料,动手制作小饰物,与现今学生的DIY生活理念相吻合,注重了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关联,适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1. 教学路径 看:《簪花仕女图》,绢本,重彩,纵49厘米、横180厘米。画面分逗狗、看鹤、持花、拈蝶四段。薄如蝉翼的披帛,高髻蛾眉簪花,贵妇和手持纨扇的侍女,闲闲步态。整个画面淡淡敷彩,细细线条,竟然仿佛使风都停止了,生怕吹皱了贵妇们身上透明的薄纱。图卷中走动展翅的白鹤、盛开的辛夷花、跳跃撒娇的小犬,使得画面异常生动而充实。 学:在中国传统绘画历史中,“仕女图”属于人物画之一,大多描绘历代社会中相对上层的妇女生活场景。《簪花仕女图》构图以主大从小的方式突出主要人物,卷首、卷尾的回首顾盼姿态,使人物活动呼应,成为一个完整的画卷。其更大的成功还在于对人物无一雷同的服饰描绘,薄雾般的轻纱、彩绘泥金披巾、彩绘云鹤的披风、大袖对襟罗衫、束胸曳地长裙,以及人物眉间的金花子、发饰金步摇、金质云团纹项圈…… 实践:仔细欣赏《簪花仕女图》,找一找图中有哪些饰品,并用笔勾一勾,了解其造型特征。条件许可,用身边的材料试着做1~2饰品。 创新:为学校的艺术节活动设计、制作相关饰品,增强活动的艺术效果,丰富校园生活。 2. 课时建议 本课设计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中国传统服、妆、饰赏析,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了解中国传统饰物的种类、运用,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第二课时围绕饰物的个性设计、材料运用、制作等方面进行探究,发展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更好地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服、妆、饰文化,感受精湛的制造工艺,体会吉祥纹饰表达的美好寓意。 技能目标:根据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件饰品,培养学生的设计、审美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服饰艺术,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提升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饰文化的特征。 教学难点:中国饰文化的发展与继承。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彩色胶泥、彩色卡纸、铜丝、串珠等其他易得物品。 戴组佩的木俑示意图 四、教学内容要点 中国传统饰物的种类:发饰、耳饰、项饰、手镯、戒指等。 中国传统饰物的独特审美:饰物虽小却凝聚智慧,能以小见大,微中见奇。饰物是整体着装的点睛,映衬出人们着装之灵气,反映出佩戴者的审美品味和时尚意识,同时也是等级地位的某种标识,审美文化的折射。 饰品设计要点:饰品设计需将作品的功能和审美高度地统一起来,求得一种设计的情趣和新意。 如仿生饰物蕴含着生命活力,反映了人们心中那一份乡土情结和对自然界感悟的生态意识,使人感受到一种自我意识的生命和活力,从而给人们以舒适和安全感。 教学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侧重中国古代饰文化欣赏,通过对比、引导、分析传统饰物,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拓展想象的空间。教学过程中,注重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设计原则,注重时代性与审美要求的融合,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业设计为多元形式;画一画、做一做、说一说。在设计、制作中,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审美见解,精心制作,养成耐心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教学评价建议 校园橱窗展示饰品作业,并附50字设计设想说明及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的评价,点评学生能否运用多种材料、工具进行造型活动,表达自己的设想。 参考案例 一、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彩色胶泥、彩色卡纸、铜丝、串珠等其他易得物品。 二、新课导入 视频: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 在第一部分的表演中,很长时间集中在一幅画纸上,其中展现了不少天价国宝,特别是在《簪花仕女图》映衬下,众多唐装仕女的表演让人们难以忘怀。 揭示课题:《簪花仕女图》。 三、新授课程 1. 欣赏解析 《簪花仕女图》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在观察中你发现了哪些别致的妆饰? 仔细观察《簪花仕女图》,会发现仕女眉毛位置均明显高于普通人的双眉,且呈蚕蛾的形状。“蛾眉”是当时上层社会贵族妇女流行的画眉方式。“簪花”仕女发髻上插着硕大的花朵,展现盛唐时期的审美──富丽、丰腴。 2. 分析理解 簪花者──牡丹花──玉簪(那珍珠流苏似乎不停摇晃,加强了整个人物的动感)──金花子──斜格纹样朱色长裙、朱色披帛。 簪花者──凤鸟金步摇──团花的朱色长裙。 簪花者──莲花──发簪──红格子纱衫。 簪花者──海棠花──金质云团纹项圈──朱红披风。 簪花者──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