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3诗歌幻灯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贺敬之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优秀诗人之一。他是喝延河水成长起来的革命作家。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他和丁毅等集体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对我国革命文艺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他作为一个优秀的抒情诗人,一个热情洋溢的人民歌手,引人注目地登上诗坛,是在建国以后。 贺敬之最初的诗歌创作,主要取材于“少年时代的生活记忆”。一九四二年后,贺敬之受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影响,他的诗歌的基调,由主要是对黑暗的泣诉变为主要是对光明的讴歌。建国以后,贺敬之诗歌创作走向高潮。政治抒情长诗《放声歌唱》和《雷锋之歌》的发表,在当代诗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作者在诗歌创作上有了新的突破。 抒情长诗 《放声歌唱》 社会主义的 都变成 美酒呵, 现实, 浸透 而梦想的翅膀 我们的每一个 又驾着我们 细胞, 更快地 和每一根, 飞腾…… 神经。 把一连串的 美梦 这一政治抒情长诗是为迎接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第七个生日而作,也正是写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前夕。全诗气势磅礴,激情似火,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感,充满了对人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充满了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信心。 《回延安》是贺敬之对 “信天游”体的运用和发展 1、比兴,是“信天游”最常用的表现手法, 如“树稍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是比喻。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是起兴。 也有比兴兼而有之,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2、夸张:“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双手搂定宝塔山。”“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3、拟人:“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4、对偶:“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5、排比: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搂房披彩虹; 一盏盏点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6、迭字,如“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白生生”,“几辈辈”。 这种形式两句一小节,表示一个完整或比较完整的意思,两句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间换韵,篇幅可长可短。 三、闻捷的诗 闻捷(1923-1971)是在五十年代开始引人注目的一颗诗坛新星,他开拓诗歌题材的新领域,抒写劳动人民的新风貌,是新时代的劳动和爱情歌手。对新中国诗歌的发展卓有贡献。 诗集有《天山牧歌》、《祖国,光辉的十月》、《河西走廊行》、《东风催动黄河浪.》、《生活的赞歌》和叙事诗《复仇的火焰》。 诗集《天山牧歌》 《天山牧歌》是闻捷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抒情诗总辑,诗人以柔和、轻快的歌声赞美了新疆天山南北少数民族解放后生活的巨大变化和崭新的精神面貌,人们把这部诗集誉为“生活的赞歌”。《天山牧歌》中最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是其中的爱情诗。这些爱情诗在当代诗歌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河边》 你住在小河那边, 你爱我一身是劲, 我住在小河这边, 我爱你双手能干, 你我心意相投, 牧羊人爱牧羊人, 每天隔河相见。 就像绿水环绕青山。 两个年轻的影子, 映在小河里面, 该不是雪山尖上, 盛开了两朵雪莲? 第三章 50年代、60年代新诗 第一节 50年代、60年代新诗概述 50年代、60年代新诗的特征:这个时期的诗歌,正如朱自清所说,今天的诗是以朗诵为主调的,“我们”替代了“我”,“我们”的语言也替代了“我”的语言。比较重要的作品是抒写开国大典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何其芳)、《新华颂》(郭沫若)、《时间开始了》(胡风)等诗。 为满足表现“新的人民时代”的题材与主题的要求,“颂歌”便进一步发展为诗歌创作的普遍范式。“颂歌”样式成为50-60年代政治抒情诗创作的主流,一直发展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对领袖个人的颂扬达到了登峰造极,歌颂的构思方式也日愈模式化。 最典型的例子是“五四”时期的著名诗人、自由诗体的创始人郭沫若,竟用古典词赋形式写出了歌颂新政权的《新华颂》。 《新华颂》 人民中国,屹立亚东。 光芒万丈,辐射寰空。 艰难缔造庆成功,五星红旗遍地红。 生者众,物产丰,工农长作主人。 第二节 郭小川 贺敬之 闻捷 一、 郭小川的诗歌创作 郭小川(1919-1976)原名郭恩大,出生在河北丰宁县凤山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一二九”运动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是党领导下的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