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2015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天马》课件5
资料链接: 天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是我国禁止出境展出的64件一级保护文物之一。 多音字: 载 踏 形近字: 冶( ) 凌( ) 载( ) 栽( ) 治( ) 陵( ) 裁( ) 截( ) 解释词语: 神形兼备:精神与形态同时具备。 凌空:高升到天空或耸立空中。 体态轻盈:形容女子婀娜多姿,文中指天马的姿态、动作轻巧优美。 中外驰名: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补充提纲: 天马被确定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1) 天马的来历(2) 天马的艺术价值(3、4、5) 天马的名称。(6) 天马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现实意义。(7) 总 —— 分 —— 总 总起——分述——总结 1983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这个国形标志的形象是根据东汉(公元25-220年)时期的一件青铜雕塑工艺品描绘的。1969年,这件文物珍品在甘肃武威出土,立刻震惊全国,轰动世界。它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中心句: 它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中心句: 它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天马体态轻盈,神形兼备,无化从正面、侧面哪个角度去看,都极为生动健美。天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既使人感受到力量,又激发人们的想象。 最令人惊叹的是,马的一只后足,正踏在一只龙雀的背上。龙雀是整个艺术品的一部分,又是马的底座,从而使凌空的天马能巧妙地保持平衡,解决了主体形象的支撑问题。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马背上没有辔头、鞍镫、缰绳,头上却有一穗迎风飘动的璎珞,尾巴末梢还打了一个结。这种细微的艺术处理,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开始人们称这件古代艺术品为“青铜奔马”,也有叫“马踏飞燕”的。“马踏飞燕”的称呼既形象又优雅,曾被普遍采用。后来研究发现,马足踏的不是燕子,而是龙雀。龙雀是传说中的神鸟,也叫飞廉。古书上有“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龙雀是风神,飞行疾速,马却踏着它,赛过它,这真是匹天马了。 开始人们称这件古代艺术品为“青铜奔马”,也有叫“马踏飞燕”的。“马踏飞燕”的称呼既形象又优雅,曾被普遍采用。后来研究发现,马足踏的不是燕子,而是龙雀。龙雀是传说中的神鸟,也叫飞廉。古书上有“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龙雀是风神,飞行疾速,马却踏着它,赛过它,这真是匹天马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葡萄沟》课件4.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葡萄沟》课件3.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葡萄沟》课件2.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课件1.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葡萄沟》课件5.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说声“对不起”》说课课件.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课件3.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说声“对不起”》课件1.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课件2.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说声“对不起”》课件2.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巩乃斯的马》课件2.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巩乃斯的马》课件1.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巩乃斯的马》课件3.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天马》课件6.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成吉思汗和鹰》课件1.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成吉思汗和鹰》课件3.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巩乃斯的马》课件4.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成吉思汗和鹰》课件4.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的错误》课件1.ppt
- (北师大版)2015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的错误》课件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