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专题综合提升.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 专题综合提升

; 知识结构;知识线索纵横;知识线索纵横;主线一 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5.加强:北宋时期,在中央,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在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6.新发展: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7.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 8.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深化理解 古代中国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方式 (1)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皇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4)注重官吏的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掌握;隋唐及之后实行的科举考试,是培养和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在地方设通判;明清设都察院、按察使司等。;主线二 古代中国加强地方管理的制度演变;汉朝;深化理解 古代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积极影响 (1)特点 ①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②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③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2)积极影响: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主线三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沿革及趋势;(5)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录取名额大增;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特点:更严密;人数增;更实用) (6)明清: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限制,严重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2.趋势 (1)选官标准由家世、血缘、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 (2)选官方式渐趋严密科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 (3)明朝之前的科举制度推动了我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积极性占主导地位,但明朝之后的科举制度阻碍了社会进步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热考命题聚焦;考向1 时空逻辑:“三晋”地名的历史渊源 (2017·青岛3月,24)山西省因历史上出现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C.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 D.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其原因在于晋国是西周分封制下周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国,周成王弟唐叔虞属于西周宗室,这体现了宗法制正统观念,故D项正确; 晋国的历史悠久的原因仍然在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影响,故A项错误; 分封制的基础是宗法制,故B项错误; 晋国没有统一中国,故C项错误。故选D。;答案;解析 “族坟墓”意为同宗族的人死后,活着的族人会让其归葬本族墓地,有利于凝聚宗族,维护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故A项正确; 周朝尚未实现统治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分封制,故C项错误; 材料未体现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故D项错误。;考向3 唯物史观:透过历史表象看本质 (2017·武汉四调,25)有学者曾提到,秦始皇为何不以大规模的人像代替数目繁多的兵俑?为何不用超人的神像,每座几丈高,有如今日俯视阿斯旺水坝的努比亚大石像?或者制造出来三头六臂,有如印度教的传统?兵马俑的这些独有特色,反映了秦朝 A.皇权的至高无上 B.神权色彩明显 C.按军功授予爵位 D.人文气息浓厚;解析 材料反映出秦朝的君主专制逐渐摆脱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中浓厚的神权色彩,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A正确,B错误。 按军功授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错误。 材料的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皇权至上和神权至上,故D错误。;考向4 主干知识: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 侍中在秦代是由丞相派赴殿中往来奏事的府史,因其在宫殿内供职,故称侍中。汉代成为加官,凡加此官号者,便可出入宫禁,为皇帝左右侍从,备顾问,参与决策。下列对该现象理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