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克宽的研究综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汪克宽的研究综述

汪克宽研究综述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2011级研究生 杜宝宗 汪克宽与其著作介绍 汪克宽(1304年-1372年),字德辅,,号环谷。祁门人元末明初理学家、教育家生于元成宗大德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年,年六十九岁。自幼资质聪颖,岁时即读书成诵,日记数百言,岁父授以双峰问答之书,辄有悟读《四书》便能自定标点,后问业于吴仲,学益笃。泰定三年,()中乡试。会试以答策切直见黜。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教授宣歙间。春秋经传附录纂疏春秋作义要诀程朱易传义音考诗集传音义会通经礼补逸周礼类要通鉴纲目凡例考异左传分纪环谷集, 祖上三代都以理学著称 《宋元学案》称:“祖父华与族兄相,皆学于双峰。两人问难叩击, 悉得蕴奥,祁邑理学之盛,自二人发之。”“其父应新记识博洽,议论慷慨,孝友行谊重于乡,尝著《便民二十条》,力陈当世要务。”汪克宽六岁时,“外祖石溪康贡士教之《孝经》、《论语》、《孟子》,随口成诵, 日记数百言。及从乡先生学, 每屈其师,日益月异。至十岁, 父因取东山问学于饶双峰讲授之书及当时问答之言, 授之克宽玩索。有得遂于理学寖悟。乃取朱子《四书》自定句读, 昼夜诵读, 知之为学之要, 自是读《六经》、《诸子》、历代史、通鉴纲目诸书, 悉皆成诵。”程敏政在《汪环谷先生传》云:“自我文公朱子之学, 一传为勉齐黄氏族, 再传为双峰饶氏, 三传为东山汪氏, 而先生宽嗣其传” ,四库馆臣又说: “ 其学以朱子为宗, 故其文皆持论谨严,敷词明达, 无支离迂怪之习。”由此,我们可知汪克宽是得到了朱子学的真传。 2、汪克宽的师承关系 《新安学系录》卷第十四,268页记载,泰定三年( 1326) 春, 汪克宽23 岁, 当他听说延陵的吴朝阳以《春秋》登甲子进士, 任鄱丞,( 克宽) 特往访之。在与吴朝阳的交流中, 汪克宽得领悟了《春秋》 心法。吴朝阳曰:“论《春秋》无他法, 不过尊君抑臣, 贵王贱覆, 内华外口而已。汪克宽答曰:“ 先知三纲五常之大义,然后以考圣人之笔削。听到此语时, 吴朝阳大喜曰: “子可谓真知作《春秋》心法矣! ”从此, 汪克宽在吴朝阳的教导下, 致力于经学尤其春秋学的研究。自此可知汪克宽师承有其祖父汪华、吴仲迂、吴朝阳。 《宋元学案》卷八十三,《双峰学案》记载,“汪华,字荣夫,号东山,祁门人。与族兄相同事双峰。早岁又从学鄱阳赵介如,江古心高弟也。与中书右丞燕公楠为同门友。至元初,公楠佥江浙行省事,道祁门,访先生,与论旧故,将荐诸朝,先生固辞而止。” 《宋元学案》卷八十三,《双峰学案》记载,“吴迂,字仲迂,浮梁人。从双峰学。尝应科举不上,遂弃之。辟兵横塘,讲道不废。皇庆间,浮梁牧郭郁延之为师,以训学者,时称可堂先生。所著有《四书语录》、《五经发明》、《孔子世家》、《先儒法言粹言》、《复位纲目》,使者表其所居曰:‘逸民’。年九十卒。” 《宋元学案》卷七十四,《慈湖学案》记载,“吴暾,字朝阳,淳安人也。八岁能诗文,留心性理之学。严陵自融堂讲学后,弟子极盛。入元,则夏自然为大师,而先生接之而出,以《春秋》教授,成泰定进士。其官鄱阳也,土贡皆以金,然非滇中叶金则不中格,民苦之,先生力言于朝,始得以常金入贡。升镇平尹,兼知军事,转峡州路经历,所至皆有声。未几,解印绶去,授徒讲学,以终其身。追赠翰林修撰。先生弟子最盛。郑师山之侍其父于淳安也,受业三年,其后师山虽为朱子之学,然追溯生平得力,必曰自朝阳先生云。所著有《吴修撰集》。” 3、汪克宽的交游概况 汪克宽在元泰定三年(1326)以《春秋》应江浙乡试得中前列,元泰定四年春二月至京师会试,论《春秋》与主司不合,又兼对策切直,遂见黜,吴国英《环谷先生年谱》记载汪氏“欣然而归,遂奉养之志”,科举落第后,使他看清了当时政治的腐败,无意仕进,于第二年去金华拜访许公谦,讲论道学,又交游四方名士,如朱公迁等。回去后刻厉为学,遂厌科举之文,慨然曰:“道不行于当时,不若著书立言以贻后学,律传之学来世,斯亦不负余之所愿矣。”以经学教授徽州一带,有不少徽州士子入其门下。《环谷先生年谱》载:“至正二十年庚子,先生年五十八,往依门人吴季实家,生徒云集,讲经论道殆无虚日。”当时与汪克宽共同讲学者,还有其弟汪时中。两人还建立了学院,专门从事教学活动。除此之外,因其潜心于经学研究,与赵汸、倪士毅,朝夕讲学,被当时人称为“新安三君子”, 后执教于安徽各个书院期间,常与郑玉讲论学问,教授于宣、歙二州,从学者甚众 《宋元学案》卷八十三,《双峰学案》记载,“朱公迁,字克升,梧冈子。有家学,历婺、处二州教授。辟兵转徙徽、栝、歙、信之间,已而以病归里。先生有笃行,里人乘乱喜戕人者,闻其来,为之止杀,先生曰:‘是可化也。’力疾访之,其人感悟,然病遂以是笃,五日而卒。先生尝题其室曰:‘高明之所’,学者称为明所先生。所著有《四书通旨》、《四书约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