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兆欣韩非子聊斋志异1225.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兆欣韩非子聊斋志异1225

難句解讀表 解說者 黃兆欣 日期 2010/12/25 書名 《韓非子》 篇名卷數 〈主道第五〉 原典 道在不可見,用在不可知。虛靜無事,以闇見疵。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勿變勿更,以參合閱焉。官有一人,勿令通言,則萬物皆盡。函;掩其跡,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絕其能,下不能意。保吾所以往而稽同之,謹執其柄而固握之。絕其能望,破其意,毋使人欲之。不謹其閉,不固其門,虎乃將存。不慎其事,不掩其情,賊乃將生。弒其主,代其所,人莫不與,故謂之虎。處其主之側,為姦臣,聞其主之忒,故謂之賊。散其黨,收其餘,閉其門,奪其輔,國乃無虎。大不可量,深不可測,同合刑名,審驗法式,擅為者誅,國乃無賊。 難句說明 一、辭語注釋 難句解讀表 解說者 黃兆欣 日期 2010/12/25 書名 《聊齋誌異》 篇名卷數 〈畫馬〉 原典 臨清崔生家屢貧,圍垣不修,每晨起。輒見一馬臥露草間,黑質白章﹔惟尾毛不整,似火燎斷者。逐去,夜又復來,不知所自。崔有好友官于晉,欲往就之,苦無健步,遂捉馬施勒乘去,囑家人曰:“倘有尋馬者,當如以告。”既就途,馬騖駛,瞬息百里。夜不甚鋦芻豆,意其病。次日緊銜不令馳,而馬蹄嘶噴沫,健怒如昨。復縱之,午已達晉。時騎入市廛,觀者無不稱嘆。晉王聞之,以重直購之。崔恐為失者所尋,不敢售。    居半年,無耗,遂以八百金貨于晉邱,乃自市健騾歸。後王以急務,遣校尉騎赴臨清。馬逸,追至崔之東鄰,入門不見。索諸主人,主曾姓,實莫之睹。及入室,見壁間掛子昂畫馬一幀,內一匹毛色渾似,尾處為香炷所燒,始知馬,畫妖也。校尉難復王命,因訟曾。時崔得馬資,居積盈萬,自願以直貸曾,付校尉去。曾甚德之,不知崔即當年之售主也。 難句說明 一、辭語注釋 (一) (二)屢貧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餤:音ㄉㄢ (十) (十一)廛:音讀 ㄔㄢˊ, 供平民居住的宅地。 (十四)以重直購之:想要用重金買下 (十五) (十六) 以下為校尉。 (十七) (十八)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水精宮道人,吳興人,元著名書畫家,詩人。今存世畫跡有《秋郊飲馬》等。 二、篇旨說明 貧困的崔生每天總是見到一匹黑白花紋,尾巴有燒斷過的痕跡,不曉得是哪裡來的。直到有天他想去山西依附做官的朋友,因為沒有交通工具,於是就騎著這匹馬,沒想到這匹馬速度非常快,而且不吃糧食,即便勒住牠,也無法探制這匹活潑的馬,於是就讓牠恣意奔馳。到了山西,被市區裡的人看到,沒想到大家都想要這匹馬,也驚動了晉王,但崔生怕有主人來要馬,於是不敢立即賣。半年後還是沒聽到馬主人的消息,於是崔生把馬賣給了晉王,自己買了騾子回家。晉王有公務,讓校尉騎馬到臨清,結果一到臨清馬就自己跑掉了,校尉追到崔生東邊鄰居家裡,一進門馬就不見了,和姓曾的屋主洽問,也沒發現。一進屋內,看到了一幅趙孟頫畫的馬圖,畫中的樣子和那匹馬一模一樣,才知道這匹馬是畫中所變。校尉為了交差,於是把曾生告官,崔生那時已然致富,知道了這件事,就用賣馬的錢付給校尉作賠償。而曾生卻仍不知崔生就是當年的賣馬人。 三、內容說明 這篇文字相當簡潔明確,而這也是《聊齋》的寫作最大風格。雖然文幅很短小,但人物形象卻相當鮮明,這裡的幾個主要人物,都沒有用任何的形容詞描繪他們的個性,但他們與馬之間的關係卻有顯著的親疏之別。崔生的善良造就他的平順人生,屢次見馬,卻僅僅是欣賞,有急事時,不得以騎之,卻也囑咐下人,若有主人來領馬,一定要告訴他,到了山西,也不敢隨便賣掉,從這些小細節來看,可知崔生是相當重視誠信的人,不隨意取他人之物。甚而與曾生相比,顯然崔生才是真正的知音人,相鄰而住,而崔生卻是最早發現這匹馬的人,曾生僅是徒然將畫掛於家中,不知眼前如假似真之神品,更遑論像崔生般,於騎乘時關照馬的飲食與體力問題,而晉王即便買下了馬,也不知好好善用,僅由一校尉於公務時騎乘。這些情節中的細部環節,作者用白描的方式將人物形象一一刻畫,筆觸雖然無過多形容詞裝飾,卻使故事的本身更具幾分真實性。另趙孟頫善畫馬,甚有觀馬而自身一度變馬的傳說,《聊齋》以此題材再加以書寫也別有一番逸趣。 - 5 -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