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亥革命上海光复纪要李宗武
辛亥革命上海光复纪要 李 宗 武
一、武昌起义后上海的革命形势
一九一一年 (辛亥)四月廿七日,广州起义失败,但影 响于全世界及海外华侨实非常之大。不久,宋教仁、谭人凤 等在上海成立中部同盟会总部,决定在长江流域继续发难,以 期再接再厉夺取革命胜利。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新军第八镇革命同志,由工 兵营带头发难后全镇起义,头胁迫第八镇统制黎元洪 (宋 卿)参加。消息传到上海,大大鼓舞了革命党人的斗志,决 心组织起义,响应武昌。谭人凤从上海赶到了湘鄂,宋教仁 则留在上海,策划江苏、浙江、上海的武装起义,十月二十 三日黄兴回到上海。
南京革命党人,鉴于无法与武昌取得联系,情况不明,新 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 (固卿)还存在着观望态度,一时无法 行动。可是驻在南京的两江总督张人骏已怀疑第九镇内潜伏 有革命党人,恐将随第八镇相继异动,防范甚严。因此命令 第九镇撤出南京城,迁往离城六十里的秣陵关驻屯,同时扣发枪炮子弹,以致引起第九镇各标军官疑虑不安。徐绍桢为 此连日召开会议,讨论移师秣陵关还是驻守原地不动,革命 派军官极力说服徐绍桢移师秣陵关,伺机起义。议定之后,徐 绍桢就命令步兵卅五标第三营管带林述庆等开往镇江待命, 同时指派革命派军官李显谟代表第九镇赴武昌去联络黎元 洪,准备在长江下游响应革命,支援武昌起义。
南京是江南要镇,清廷驻有重兵。武昌起义后,驻军张 勋部队派遣密探在车站、轮埠搜捕革命党人,李英石不得不 转道上海,而后准备潜往武昌。他到上海后,与同盟会老同 志黄兴、宋教仁、陈其美、杨谱笙等四人会面,将衔命赴鄂 联络的密谋汇报,黄兴等都不以为然,希望第九镇参加中部 同盟会总部,共同谋取建立南方军事根据地,以影响全国。李 英石将同盟会的建议密电徐绍桢请示,得徐同意,就留在上 海参加中部同盟会总部的活动,担任革命起义的军事组织人。 后来南京第九镇起义,得到上海的紧密合作,即种因于此。 同盟会在上海的宣传工作很出色。自一九○五年起,出 版了九十三期 《民呼报》,宣传反清革命,被上海道署封闭, 嗣将呼字去掉两点,改名 《民吁报》,出至四十二期,又被上 海道署照会租界会审公廨查封。一时读者骚动,街头巷尾,到 处贴出反抗当局无理措施的匿名揭贴。时隔年余,中部同盟 会宋教仁、邵力子、于右任等再接再厉,创办了 《民立报》, 表示立定脚跟,为民喉舌,继续呼吁。此报言论警辟,读者 刮目,日销二万余份,从此革命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这时光复会上海支部,也在上海办了锐进学社,作为革 命联络机关,地点在江西路,主持人是李燮和。光复会一度合并于同盟会,不久因为政见不合,又分裂出来,自立门户。 武昌起义后,中部同盟会负责人黄兴、宋教仁赴鄂督师, 总部事务由陈英士负责。他曾至杭州鼓动革命党人起义,杭 州方面则以上海不动,杭州无险可守,不愿贸然举事。又派 柏文蔚至南京联络革命党人,发动第九镇率先起义,但第九 镇以该镇已见疑于总督张人骏,被迫退出南京城,加之弹药 不足,缺乏后援,起义实有困难,只能待时而动,期望上海 首先发动。
其时李平书是负责上海地方自治的自治公所总董,也是 上海商团公会会长,又是江南机器制造局的提调 (负责购料、 订约等事),在社会上颇有声望。他所领导的上海商团,成员 大都是志愿义务参加的青壮年,受革命思潮影响,具有爱国 热情。他们来自不同阶层,有工厂工人,有学生和工商企业 职工,也有少数工商界上层人物,社会关系涉及面广,有一 定的社会基础,同时他们都已受过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还 拥有一部分武器。起初,这支队伍被上海道台刘燕翼 (襄 荪)紧紧掌握,作为协助政府巩固地方政权、维持治安的工 具,后来经过同盟会争取转到革命方面,成为上海光复中一 支重要的武装力量。
这时上海准备起义的革命组织已经有了三个集团—— 中 部同盟会总部、光复会上海支部和商团公会。前两者是属于 革命性质的政治集团,后者是得到市民群众拥护的地方实力 派。
中部同盟会总部成立后,就很注意商团公会,吸收其中 的上层人士叶惠钧和沈缦云为会员,他们都是自治公所的议员,在自治公所得以相机行事。陈英士就通过这样的关系和 李平书取得了联系,但是自治公所的议员们大都认为他们和 商团的责任是保护地方人民的利益,同时不了解陈英士的历 史,因此对革命抱着既不反对又不信任的消极态度,经过多 次协商,议员们才同意今后彼此随时协商,互相尊重,避免 产生矛盾。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他们感觉到风暴快要到临, 一些主要人物每夜在南市救火联合会秘密开会,商量应付时 局变化的方针和措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