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座结束 提问讨论时间联系方式:02583208689 chenhongbing06@tsinghua.org.cn 例四:丁发现被害人的一本名为《诈骗罪探究》的书中夹有一张清代邮票,便声称借该书阅读,被害人在没有意识到该书中夹有贵重邮票的情况下,将书借给了丁。丁将其中的邮票据为己有后,将书还给了被害人(以下简称邮票案)。被害人客观上也有处分邮票的行为,那么,其主观上是否具有处分邮票的意识? 评析:如果说处分意识意味着财产处分者对所处分的财产的价值(价格)、数量、种类、性质有完全的认识,那么,上述四例中的财产处分者便没有处分意识,甲、乙、丙、丁的行为只成立盗窃罪。如果认为处分意识只是对财产的外形转移的认识,那么,上述财产处分者便认识到财产的外形转移,四人的行为成立诈骗罪。如果采取介于二者之间某种观点,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七、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 诈骗罪 VS敲诈勒索罪(国外称恐吓罪) 构造相似 恐吓罪的构造为:对他人实行威胁——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对方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者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案例三十八:20岁的赵某和父母共同生活,平素游手好闲,贪图享乐,为了让经商的父亲多给一些钱用而费尽心机。某日晚,赵某拿菜刀将自己的左手中指齐指甲根部剁下,让朋友孙某将剁下的手指用信封装好送给其父。第二天早晨,孙某又按赵某的旨意给赵父打电话:“你儿子已经被我们绑架了,拿50万元来赎人,否则你儿子便没命了。”赵父立即报案,公安机关在赵某和孙某取钱时将二人抓获(以下简称赵父案)。 第一,行为人仅实施欺骗行为,使被害人陷入认识错误并产生恐惧心理的,只能认定为诈骗罪。 案例三十九:2000年8月的一天,被告人边某伙同路甲、路乙、李某、谎称王某在工程承包中得罪了宋某,宋某要找人对其报复,并称对方需要8000元钱,他们可以出面“摆平”此事,王某在感到害怕的情况下,将8000元钱交给路甲,边某等四人将钱瓜分。 乙与丙因某事发生口角,甲知此事后,找到乙,谎称自己受丙所托带口信给乙,如果乙不拿出2000元给丙,丙将派人来打乙。乙害怕被打,就托甲将2000元带给丙。甲将钱占为己有。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评析:对于这样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诈骗罪,而不宜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因为边某等人的行为虽然使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理,但其行为本身并不属于敲诈勒索的行为;不能仅仅因为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理,便认定边某等人的行为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如果行为人声称,自己可以支配第三者,使第三者报复被害人,则可以认定为恐吓行为。但边某等人的行为并非如此。 案例四十:宋某因欠外债,经常被债主催要,遂想利用其岳父、岳母疼爱外孙的心理,假称自己的儿子被人绑架,从他们手中骗取“赎金”。2003年1月3日,宋某的姐姐按照宋某的要求,将宋某的儿子带到保定,宋某随后告诉自己的岳父、岳母说:“儿子被人绑架了,绑匪索要8万元现金赎人。但我只筹得4万元,无法筹集余款,你们能不能筹集4万元?”其岳父、岳母听后非常着急,便四处筹钱。这时,有人提出报警,宋某的岳母怕外孙出事而不同意。宋某怕出意外,忙掏出事先已定好闹铃的手机,假装与绑匪通话,并对岳母说绑匪又在催钱。宋某的岳母救外孙心切,马上筹集4万元钱交给宋某。宋某得款后,将儿子接回并将4万元据为己有。某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被告人宋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评析:其实,宋某的行为虽然使其岳父、岳母产生了恐惧心理,但宋某只是实施了欺骗行为,并没有对其岳父、岳母实施恐吓行为,只能认定为诈骗罪,不能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案例四十一:2002年11月24日下午,朱某发现有一个推摩托车的人行迹非常可疑,觉得他的摩托车可能是偷来的。当他把摩托车停在路边发动想骑走时,朱某走过去,装着认识这辆车的样子,围着车看了一会儿,然后对他说:“你到哪里去?”那人就弃车而逃。此时,朱某见四周无人,就想骑回家据为己有。刚骑一会儿,朱某就被前来查询的失主抓获归案。摩托车经估价为3200元。朱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案例四十二:甲、乙经过某村时,对村长说:“你的儿子得罪了我们,我们和黑社会的头时哥们,如果不交出赔偿费,我们就叫黑社会的哥们砍下他的手臂。”村长听后害怕,问要交多少钱。甲说只要3000元就够了,村长急忙回家拿出3000元交给甲。甲、乙并不认识所谓黑社会的头,虚构事实的行为也使被害人陷入了认识错误。 评析:一方面,行为人虚构“和黑社会的头是哥们”这一事实,是为了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而不属于使被害人陷入处分财产认识错误的欺骗行为; 另一方面,被害人对行为人是否“和黑社会的头是哥们”的认识错误并非以处分财产为内容,其交付财产是基于恐惧心理。所以,认定甲、乙等人的行为成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本回扣2015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理清易错易混幻灯片.ppt
- 金版教程2012历史高考总复习人民版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幻灯片.ppt
- 网络编辑实务教学课件作者肖旻项目2-教学课件项目二1课件幻灯片.ppt
- 英语:Unit8SeasonsandClothesLesson31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课件幻灯片.ppt
- 规模化奶牛场的规划设计幻灯片.ppt
- 英语:Unit9Theworld’shighestmountainis8,844meters课件鲁教版九年级课件幻灯片.ppt
- 网络编辑实务教学课件作者肖旻项目2-教学课件项目二2课件幻灯片.ppt
- 规模化肉鸡养殖与--韩月花幻灯片.ppt
- 课标版201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文化生活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幻灯片.ppt
- 金版教程2012历史高考总复习人民版现代中国的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幻灯片.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