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绪和行为异常的教育诊断
情绪和行为异常的教育诊断
2009级华东师大“听觉言语康复科学”研究生课程班
泗县特殊教育学校 卢灿勇
2013.2
个人适用性行为的分级
一个人对环境的控制,以及控制自己对环境的反应是适应能力的表现。
适应行为基本上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初级到高级依次为:慌乱反应、迟钝反应、勉强反应、因应措施和熟练反应。
适用能力不强遇事慌乱的人,就是较易产生情绪障碍或行为异常的人。
二、情绪或行为异常儿童的定义。
行为异常或情绪障碍儿童是指:儿童因有问题行为而导致其社会适用的困难,尤其是由于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妨碍了班级的正常教学活动,儿童因此不能在普通教学环境下进行有效的学习,需要特殊教育的帮助,需要用行为矫正或心理治疗的方法来帮助他恢复正常行为。
三、行为异常的分类。
行为异常可以分为以下6大类:
1、情绪化行为。这类儿童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浮躁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走神,容易冲动和激动。
2、抑郁行为。神经质焦虑,自闭倾向(或孤独倾向),态度消极被动,心情压抑,自觉无能,多幻想或做白日梦,疑心病。
3、攻击行为。反抗权威(指父母或教师),暴怒或狂暴的发泄不满,苛求被人,恶作剧,捉弄人,制造冲突,好打架。
4、退回行为。恐惧失败,逃避责任或不写作业;纠缠成人,渴求父母的情感,严重的嫉妒心,霸道、专制的态度,经常啼哭萎缩胆怯。
5、堕落行为。偷窃行为,极端残暴、凶暴,破坏行为,好说谎,性行为异常,如暴露欲、经常手淫、幻想狂,行为古怪,冷漠无情。
6、心因性心理症状。遗尿、失眠、恶梦、夜惊、贪馋、厌食、痉挛、啃手指。
四、各类行为异常儿童的评估标准。
㈠、婴儿孤独症。
诊断标准:
1、在儿童早期发病,多数在出生30个月以内;
2、极端孤独,与亲人不亲,不与人交往;
3、语言发育障碍:说话迟缓,对别人讲话不理解、模仿言语或完全不讲话;
4、不喜欢环境被动,对某些物件表示特别依恋,不能分离,而对人却无感情反应;
5、没有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和思维联想障碍等症状。
㈡、全面精神发育障碍(儿童发病)。
诊断标准:
1、不与被人交往,缺乏情感反应;
2、至少有下列症状中的3项:
⑴、突然发生过分焦虑、恐怖、紧张;
⑵、情感反应异常:包括缺乏正常的恐惧反应,有时愤怒发脾气,情绪不稳定;
⑶、拒绝环境改变,坚持每次以相同的方式做事;
⑷、动作怪异,如奇特姿势和动作;
⑸、言语异常,语音调改变;
⑹、对感觉刺激反应过敏或迟钝;
⑺、自伤行为。
3、在2.5岁以后和12岁以前症状充分发展;
4、没有幻觉,妄想或显著的联想散漫。
㈢、儿童精神分裂症。
诊断标准:
1、起病于2.5岁以后和14岁以前;
2、思维不连贯,讲话内容上下句没有联系;
3、思维内容奇特古怪,乱讲乱说,脱离客观实际,甚至达到妄想程度;
4、感知障碍:例如有听幻觉或视幻觉等;
5、情感不协调,无故哭笑或焦虑、恐惧不安;
6、表现孤僻,不与人往来,兴趣减少;
7、言语不正常:如语言减少,重复讲话或模仿言语等;
8、动作行为改变;
9、已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感染性精神障碍、中毒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
10、病情至少3个月。
㈣、儿童躁狂症。
诊断标准:
1、症状以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而且相当持久;
2、具有下列症状四项或四项以上的:
⑴、语言增多或滔滔不绝;
⑵、意念飘忽,思维奔逸;
⑶、多动、精神运动性兴奋;
⑷、易激惹,好打架,冲动,破坏行为或违反社会秩序行为;
⑸、注意力不集中,随境转移;
⑹、夸大自己的能力;
⑺、自我感觉良好,感到头脑灵活,身体特别强壮,精力充沛,不知疲劳;
⑻、睡眠减少;
⑼、首次发作,情绪障碍至少要持续两周;
⑽、应排除感染、中毒、脑器质性损害或药物所致的情绪障碍。
㈤、儿童抑郁症。
诊断标准:
1、症状以抑郁情绪及行为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
2、首次情绪障碍至少持续两周或更长时间,且至少具有下列症状中的四项:
⑴、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失去愉快感;
⑵、诉述疲乏,软弱无力;
⑶、活动减少,动作缓慢或呆板;
⑷、食欲不振或明显的体重减轻;
⑸、失眠、早睡或睡眠过多;
⑹、自责或感到自己一切不如别人;
⑺、不愿上学;
⑻、成绩下降;
⑼、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意念和行为。
3、应排除感染、中毒、脑器质性损害或药物所引起的抑郁症状。
㈥、周期性精神病。
诊断标准:
1、精神症状的发生和消退,具有明显的周期规律,一般每月发病一次,女性患者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
2、每次发作,起病突然,缓解迅速;
3、缓解期间没有残留症状,对自己病情有如知力;
4、每次发作的症状表现基本相同;
5、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一般无效,而内分泌药物治疗有明显效果。
㈦、反应性精神病。
诊断标准:
1、起病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
2、急性起病,精神症状的出现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