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面波导馈入方式微带天线之设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共面波导馈入方式微带天线之设计

第 一 章 序 論 ( ) Introduction 1.1 概述 在過去 年來,微帶天線( )的技術已成為天線領域中發展最 50 microstrip antenna 快速的一門,尤其到了七十年代,由於單晶片微波積體電路(Monolithic Microstrip Integrated Circuit, MMIC) 的發展與各種微波低損耗介質材料的出現,使得微帶天線廣 泛的吸引著全球學術界、工業界與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結果,在廣大不同的微波系 統應用領域中,微帶天線已快速的由學術上新奇事物演變成商業上真實產品。事實 上,在個人通訊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 、直播衛星 、無線區域網路 (PCS) (GPS) (DBS) (WLANs)和智慧型高速公路交通系統(IVHS)等市場的快速發展[1-6] ,在在顯示微帶天 線與陣列天線的需求將更勝於往昔。 一般常見的微帶天線設計 ,功率被耦合進入天線輻射元件之方式可概略分為直接 饋入與間接饋入兩種 。典型的直接饋入方式使用同軸線或微帶線連接信號傳輸線與天 線輻射元件,天線的基本特性與饋入點的位置有極大的關係。而間接饋入方式係應用 電磁耦合原理轉移信號饋入線與天線輻射元件間之功率傳輸。一般而言,間接饋入方 式在不破壞天線輻射元件結構之前提下 ,能夠提供較大空間以結合饋入網路和相關的 微波電路;此外 ,介於天線輻射元件與饋入網路之間的雜散輻射與雜散耦合現象亦將 大幅減少。由於微帶天線具有質量輕、低剖面(low profile) 、可輕易的附著在任意表 面之特點,它被大量地應用在高速運行之載體上而不會影響其外在載體結構,而饋入 網路與相關之微波電路需內建於載體內部 ,因此立體化之三度空間微帶天線設計是目 前最重要課題之一。而另一方面,由於微帶天線本身結構的特性,使得其在頻寬 ( )上的表現不如其他種類的天線來的寬頻,而且其基底介質損耗亦大大 bandwidth 降低其輻射效益;針對微帶天線這種窄頻寬與低增益的缺點,主動微帶天線之操作設 計在目前微帶天線的應用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與需求;此外,研究結果顯示,共 面波導 , 之饋入網路是最適於與使用於主動微帶天線 (coplanar waveguide CPW) [7-9] 之表面焊接元件 , 相結合的操作方式。雖說如此,然而 (surface mount component SMC) 1 在這方面的學術論文或研究報告卻非常少;故在本論文裡,同時也將針對使用電容性 耦合槽孔共面波導之饋入方式的各項基本特性與其應用在微帶天線之面積縮小化的 操作設計上做一系列之研究與實驗。 1.2 文獻導覽 由於微帶天線具有體積小、質量輕、可與單晶微波積體電路(MMIC)整合在一起 等優點,近三十年來微帶天線被廣泛地研究和應用[1-6,10- 12] 。然而微帶天線也具 有低頻寬和低增益的本質特性,因此,如何增加頻寬和提高功率增益是微帶天線設計 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 。而主動微帶天線是改善微帶天線這兩項缺點最有效的方法之 一。從技術面而言,主動微帶天線可分為振盪模態(oscillator type)與放大模態(amplifier type)兩種,相關的學術論文大部份都集中於振盪模態的特性探討[13-27] ,而放大模態 的研究與發表可以說是相對的稀少,一直到最近幾年才有逐漸發展的趨勢[28-32] 。 微帶天線由於具有可以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