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评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管插管评估

气管插管评估 增城区人民医院 刘长波 插管的方法 清醒插管、镇静插管、快诱导插管 三种常用的清醒插管技术:经鼻盲插、经口明视插管和纤支镜插管 快诱导插管:咪唑安定。 司可林、罗库溴胺、维库溴胺、当剂量增至0.3~0.4 mg/ kg 时,起效时间可缩短至80~90 s. 经口插管的头位 三轴一线 经口插管困难时, 可采取以下方法: ( 1) 引导管芯鱼钩状、 S 形、 当遇到阻力时左右边转动导管 。 ( 2)压迫环状软骨,向下向头侧推移,使喉部向右移动小于2cm.(如会厌卷曲、宽大) ( 3) 改变头部位置, 三轴一线; ( 4) 长喉镜片, 尽量上提, 紧贴近会厌下方进管, 感觉气流, ( 5) 从左侧置入喉镜, 将舌体和舌根推向右侧, 以左上磨牙作支点。 1、头颈活动度:检查寰枕关节及颈椎的活动度是否直接影响头颈前屈后伸,对插管所需的口、咽、喉三轴线接近重叠的操作至关重要。 2、检查甲颏距离 颈部完全伸展时 甲状软骨切迹至頦凸的距离 6.5 cm 不会发生插管困难 6.0~6.5 cm 插管会有困难 6.0 cm 不能经喉镜插管 3、 Mallampati气道分级 Ⅰ级:可见咽峡弓、软腭 和悬雍垂 Ⅱ级:仅见软腭和悬雍垂 Ⅲ级:只能看到软腭 Ⅳ级:只能看到硬腭 ***困难气道处理规则 “困难气道”包括3 方面内容:通气氧合困难、插管困难和环甲膜切开困难。 困难气管插管首选清醒插管、操作过程中确保患者氧合良好、无缺氧损害为首要原则。安全的处理方式是保持患者清醒和自主呼吸。 首先应积极寻求帮助、可以选择插入LMA、ETC(联合导管)、行经气管喷射通气(TTJV) 或建立外科气道4 种方法。环甲膜切开是极度困难插管的最终措施、与气管切开相比、环甲膜切开耗时少、易实施、可靠性高、并发症少。 困难插管的常备器械 1、面罩 2、喉镜 3、口咽、鼻咽通气道。 4、纤支镜 5、光索 6、喉罩 喉罩(LMA) 能在快诱导插管失败后快速提供通畅的气道、另外可替代BMV 作为暂时的人工气道,使用简单、不良反应少。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 已将其作为困难气道的处理规范之一。 纤支镜气管插管是里程碑,尤其对于困难气道者,其适应证包括预期的困难插管、颈椎制动、解剖异常、常规插管失败但能维持通气等。通过皮球面罩通气(BMV) 不能提供充分氧合是纤支镜插管的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包括上气道梗阻和血液分泌物过多影响视野。 6、直、间接喉镜配伍用 直接喉镜打开口腔, 间接喉镜置于咽后壁,调整镜面角度,看清隐蔽之喉头情况,将导管前端置于者咽喉部, 根据镜面影像用导管前端上挑会厌,暴露声门(如为McCoy 喉镜,则可直接操作,弯起镜片前端,致使会厌上翘,暴露声门) ,顺势完成置管。 * * OA:口轴线 LA:喉轴线 PA:咽轴线 插管前检查和评估 4、张口度(成人) 最大张口时上下门齿间的距离 正常 3.5~5.6 cm 平均 4.5 cm Ⅰ度 2.5~3.0 cm Ⅱ度 1.2~2.0 cm Ⅲ度 1.0 cm 1、经口盲探插管指探引导法 适用于部分张口困难、颈部活动障碍颈项 强直、颈椎骨折脱位、颈前瘢痕挛缩、颈 项短粗、喉结过高、或下颌退缩的病人 左示指沿右后臼齿间抵达舌根 探触会厌上缘并将其拨向舌侧 右手在示指引导下将管端对准声门。 2、光索引导法 光索是前端装有灯泡、后端连 接电池把柄的导管芯 插管时在环甲膜处见清晰透光 光索前端正位于环甲膜后 推进导管可通过声门 颈前光斑 3、 喉罩引导法 先置入 3 号或 4 号喉罩 当通气罩位置正确时 经通气管置入 ID 6.0 mm 气管导管 气管导管将滑入气管 首次成功率 75% 总成功率 90% A B C D 4、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法 经口插管 用喉镜暴露咽喉区 气管导管套在纤支镜外 纤支镜经口咽部 直视下经声门进入气管 气管导管沿纤支镜推入气管 悬雍垂 会厌 会厌 声门 会厌 声带 气管 5、逆行气管插管 经环气管膜穿刺 牵拉着力点在环状软骨下缘 引导管前进角度减小 有助于气管导管端避开会厌 减少气管导管回弹滑入食管机会 *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