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材多用”写华章(公开课2012.12.28)
巧妇、韭菜和蛋 古代有个穷书生娶了一个极聪明伶俐的妻子。某日,朋友来家里做客,可家中只有一只正生蛋的老母鸡和两个鸡蛋,地里只有一畦韭菜。这可急坏了穷书生。鸡是万不能宰的,而书生虽穷,酒是不能不喝的,一碟韭菜炒蛋如何将就得过去?“别慌,”妻说,“看我的!”书生忐忑不安地陪着朋友喝茶。不多会儿,夫人吟唱着“两个黄鹂鸣翠柳”就把第一道菜端上来了:韭菜叶上赫然配着一对鸡蛋黄;就在书生们“好菜好菜”赞不绝口时,“一行白鹭上青天”——堆放有致的清炒韭菜头端上来了;接着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一小堆清炒蛋白;最绝的是在炒完菜的锅里放半瓢水,扔几粒盐巴清煮鸡蛋壳——第四道佳肴“门泊东吴万里船”亮相了!不但物尽其用,连锅都不用洗了,还赢得客人由衷的赞叹呢! 立足课本 关注社会 多角度解读思路 习惯认知 整体识记 深层挖掘 以《陈情表》为例 多角度解读思路 相关人物 分段解读 人物经历 那么,有了材料,怎么使用? 以“李白”为例论证以下高考题 06年湖南题——意气 05年四川题——忘记与铭记 04年重庆题——自己的认知和他人的期望 思考: 这一组高考作文都选用了关于李白的材料,同时写得各不相同。它们有什么特点?对于我们使用素材有什么启示? 1、事例转述的侧重点要因论点而异。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转述的事例作定向限制,着重转述符合论证需要的内容,巧妙地转换叙述重心,突出某个侧面。能证明中心、围绕话题的部分要详写,和中心、话题无关的,要略写或不写。 2、要对事例进行引申与拓展,分析点题。紧扣道理写好事例以后,要不失时机地对事例进行分析引申强调?,使事例与所要证明的道理紧密关联,让阅卷者更明确的知道事例恰当、有力地证明了道理。 反馈练习 巴尔扎克并非一出世就名扬天下、誉满全球。在成名之前,和很多人一样,他也曾困顿过,狼狈过。 巴尔扎克本是学法律的,在当时的法国,律师有着丰厚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可大学毕业后偏偏想当作家,全然不听父亲让他当律师的劝告,父子关系弄得十分紧张。不久,父亲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费用,他写的那些作品又不断地被退回,整整写了三年却没有发表一个字,反而欠了一屁股债。 最困难的时候,巴尔扎克甚至只能吃点干面包,喝点白开水,但他挺乐观。每当就餐,他便用指头在桌子上画上一只只盘子,上面写上“香肠”、“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样,然后在想象的欢乐中狼吞虎咽。 在这段最为拮据的日子里,他破费700法郎买了一根镶有玛瑙的粗大手杖,并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我能战胜一切挫折。”正是这句响亮的豪言在支持着他,在他的书室里还有一座作为摆饰的小型拿破仑塑像,在塑像座盘边上,巴尔扎克亲笔写着:“他用宝剑未能完成的大业,我将用笔杆来完成。”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果然成功了。 课堂小结 1、立足课本,多角度解读 2、 对事例转述的侧重点也要因论点而异,并进行引申与拓展,分析点题。 * 巧妇之巧在哪里? 物尽其用 画龙点睛 【学习目标】 1、学习课内素材的积累和多角度使用。 2、搭建“一材多用”的桥梁,学会观点和材料的巧妙结合。 高考作文的材料哪里找 ①从各科教材中找。 ②从语文复习资料中找:文言文阅读、现代 文阅读、作文材料等。 ③从平时的阅读中找,历史典故、名人逸事 都可以通过阅读获得。 ④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 ⑤网络、电视,甚至手机短信等 总结:素材来源于课内和课外,身边的生活。 我们缺乏的不是写作素材,而是发现素材的眼睛。 (1)习惯认识:忠孝不能两全。历史上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之说,所以这则材料,我们常用来作为“ ”的素材。(典型但不新颖) (2)深层挖掘:并不单纯的《陈情表》。表面看,是李密的忠孝不能两全,事亲至孝感动晋武帝司马炎,不再调他到朝中任职,但实际是,晋灭蜀汉,司马炎任用蜀汉旧朝官员,看似宽宏大量,实则为了收罗、控制他们,一个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李密这么做,有其看清时局的理性智慧,没有被太子冼马这看似荣光的职位迷惑,因为嵇康被杀,阮籍装傻,便是明证。所以这则材料,我们可以用来作为 “ ”“ ”等的素材。 (常见但新颖) 孝道 理性 智慧 分段解读 可联想积累课内相似素材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也可联想积累课外相似素材“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 ” (常见但新颖) 从李密的角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