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绪论和形态
腹足(prolegs) 蛾蝶类和叶蜂幼虫等的临时器官 鳞翅目5对:3~6节,10节(臀足) 膜翅目叶蜂类6~8对,最多10对 腹足由亚基节、基节和趾组成 趾 趾钩(鳞翅目才有) 趾钩排列方式(鳞翅目才有) * * * * * 第4节 昆虫的体壁 昆虫的体壁,担负皮肤和骨骼双重功能,又称外骨骼。 “骨头包肉”。 它既能保护内脏,防止失水和外物的侵入(皮肤)。 又供肌肉和各种感觉器官着生,保证昆虫的正常生活(骨骼)。 * 体壁结构 昆虫的体壁,自外向内,依次分为 1 表皮层(由皮细胞层的分泌物所组成) 2 皮细胞层(单层的活细胞) 3 底膜(紧贴于皮细胞层的一层薄膜) 体壁的各种特性和功能,主要与表皮层有关。 表皮层依其成分和特性,又可分为内表皮、外表皮、上表皮。 * 几丁质是无色含氮的多糖类 性质稳定,浓碱中可以水解但不变形 * * * 体壁的衍生物 一类为体壁的外长物,即由体壁向外突出或向内凹人,形成各种突起、点刻、脊、毛、刺、矩、鳞片等; 一类为皮细胞层在某些特定的部位由1个或多个细胞特化为各种腺体,能分泌各种功能不同的物质。 * * * * 胸足的类型 步行足:3对足没有什么特化,适于行走,如步行虫。 跳跃足:后足特化而成,明显比其余各足强大,腿节特别发达,胫节细长,如蝗虫等。 捕捉足:由前足特化而成,基节显著加长,腿节腹面具槽,槽边有两排硬刺,胫节腹面也有两排刺。胫节弯折时,正好嵌合于腿节槽内,有利于捕捉猎物,如螳螂等。 开掘足:亦由前足特化而成,其特点是前足粗短强壮,胫节扁阔,外缘有强大的扁齿,利于挖上,如蝼蛄和一些金龟子。 * 胸足的类型 游泳足:见于后足,各节扁平而胫节和跗节边缘着生多数长毛,利于划水,如龙虱后足。 抱握足:见于龙虱前足,其跗节特别膨大,上有吸盘状构造,借以抱握雌虫。 携粉足:见于蜜蜂等,后足胫节端部宽扁,边缘密生长毛,可携带花粉,称花粉篮;基跗节膨大,有多数横列刚毛,可以梳集粘附体毛上的花粉;基跗节的基部有一瓣状突起,与胫节相向运动时,可将花粉压紧,并推向花粉篮内。 * * * * * 昆虫的翅 昆虫是唯一具翅的无脊椎动物。 与鸟类的翅不同,昆虫的翅是由背板向两侧延伸而来,为一种双层膜质表皮构造,皮细胞消失,膜质间分布有气管,沿着气管增厚形成翅脉,以增加翅的强度,有血液及神经通入其中。 翅使昆虫极大地扩大了活动范围,对昆虫的觅食、求偶、避敌等生命活动及进化有重大意义。 * 翅的构造 三边(前缘、外缘、后缘) 三角(基角、顶角、臀角) 脉相;模式脉相 纵脉、横脉 翅褶,翅面分区 翅室 * * * * * * 翅的质地和类型 膜质、革质、角质 翅的质地为膜质,透明的称膜翅; 膜翅全部或大部为鳞片所覆盖的称鳞翅,全部覆毛的称毛翅; 质地较厚,半透明而似革质的称复翅; 基半部厚,角质,无明显翅脉,端半部膜质的称半鞘翅; 翅全部不透明,角质,翅脉不明显的称鞘翅。 蝇类的后翅特化成为平衡棒。 * * 翅的连锁 翅轭:前翅轭区基部有一指状突起,称翅轭,伸在后翅前缘的下面,用以夹持后翅,如蝙蝠蛾科。 翅缰:大多数蛾类后翅前缘基部有1至数根硬刚毛,称翅缰,而前翅腹面在肘脉或亚前缘脉处有一簇毛或鳞片所形成的系缰钩,翅缰插在系缰钩内,使前后翅连在一起。 翅褶:在蝉类前翅后缘有一段短而下卷的褶,后翅前缘有一短而向上卷的褶,互相扣合而连结。 翅钧:在膜翅目昆虫中前翅后缘有一卷褶,后翅前缘有一排小钩,钩在前翅卷褶内,前后翅得以连结。 * * * * 第3节 昆虫的腹部 生殖和新陈代谢的中心 ,构造较为简单 多为8~11节 背板和腹板 脏节:腹部的第1~7节,无附肢 生殖节:腹部的第8、9节,着生外生殖器 生殖后节:腹部的第10~11节,着生尾须 * * 外生殖器 ♀ 腹产卵瓣(第8腹节); 内产卵瓣(第9腹节) ; 背产卵瓣 (第9腹节的外长物) 伪产卵器(腹末数节相互套叠,能够伸缩) ♂ 阳具 抱握器 高度特化,分种依据 锁钥学说:昆虫种间机械隔离 * * * * ♀天牛伪产卵器 * * * * 非生殖性附肢 尾须:第11腹节,形态与功能多样 无翅亚纲昆虫脏节附肢 腹足:有翅亚纲昆虫 * * * 头壳的分区 沟 内脊 蜕裂线 额唇基区 颅侧区 后头区及次后头区 颊下区 * * 触角 (构造与功能) 柄节:最基部的一节,常较粗短,由膜质圈与触角窝的边缘相连接; 梗节:第二节,一般较柄节略小; 鞭节:梗节以后各节的统称,形状多变 。 昆虫的主要感觉器官,具有触觉和嗅觉功能,能感受分子水平的微小刺激,是昆虫觅食、求偶、避敌等重要生命活动所必需。许多昆虫雄虫的触角较雌虫的发达,由于触角的变化类型多,是常用的分类特征。 * 触角的类型 * 昆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2016-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解析)【最新精选】.doc
- 科举制度.doc -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中国政治·国民性格.doc
- 离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doc
- 禁毒防艾宣传专题[精品].ppt
- 硬笔书法《硬笔书法讲稿》ppt课件.ppt
- 福建省闽清县第一中学2015届度闽清一中高三化学《化学实验基础》单元测试 Word版含答案( 2014高考).doc
- 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回顾与思考(一)》教案北师大版.doc
- 科技论文写作技巧—企业工商理论研究职称评比培训课程PPT模板课件演示文档幻灯片资料.ppt
- 空杯心态.ppt.ppt
- 空乘人员职业形象的塑造与提升研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