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过零丁洋》教学设计3.docVIP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过零丁洋》教学设计3.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过零丁洋》教学设计3

6.过零丁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识记作者文天祥的相关知识,了解诗的写作背景。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生已经了解了律诗的常识,上课再次复习。诗歌主题学生难以理解,重点讲解。学生对课外知识掌握较少,知识面单一。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展课外阅读。 3重点难点 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人物事例导入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的仁人志士给我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古有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又有杜甫忧国忧民,自己虽然仕途不顺,生活潦倒、坎坷,但任然写下了“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诗句;今有方志敏虽身陷囹圄,但仍坚贞不屈,写下了《可爱的中国》。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今天我们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再次感悟诗人伟大的爱国情怀。 活动2【讲授】小组合作理解古诗 一、“温故而知新”——复习律诗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律诗的相关知识) 二、“遥拜文山”——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人不能永生,但这铮铮铁骨却可以与日月同辉。时空穿越近八百年,有一个人依然会让我们顶礼膜拜。 文天祥,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南宋末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写作背景:文天祥(1236—1283),理宗宝佑四年中状元。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1278年在五坡岭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从容就义。 三、吟咏诵读——课堂导学 1、初读,读对读准,字正腔圆。 ①听范读。②学生自读。③组内展示读。 2、再读,读出节奏,有板有眼。 ①划分节奏。②朗读展示。 3、深读,读出意境,有滋有味 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师生评价。教师范读,重点指导最后一句的朗读。③自读,齐读。 深入理解——合作研读 1、合作探究一:理解诗句意思。 ①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中的字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②小组交流展示。 2、合作探究二: ①、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②颔联上下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两句有何联系? ③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④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组合作交流,全班展示)活动3【练习】拓展练习 补充阅读资料,辅助理解。 1、文天祥的其他爱国诗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指南录后序》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正气歌》 文山功德世人颂,正气常留天地间。——文天祥词对联 3、历史典故 ①杀身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②舍生取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4、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学生举例。 例如: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活动4【作业】朗读背诵 1、熟诵并默写这首诗。 2、课外积累爱国、壮志的诗词名句。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