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第1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导学案.docVIP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第1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导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第1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一课时 Ⅰ 学法导引 ??本文讲述了邹忌通过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学习本文,可从理清本文的层次入手,按照进谏的缘起、内容及结果的顺序进行品读。对进谏的缘起(第1段)要读出邹忌三问三答的语气,读出层次感。进谏的内容是全文的核心,要读得十分流畅,重点学习、体会用设喻讲述道理的写法。最后两段全用陈述语气读。还要抓住对人物细节和对话的描写,分析人物个性。 Ⅱ 知识要点精讲 字词积累 ??1.注音 ??谤(bànɡ)讥??谏(jiàn)?? 讽(fěnɡ)???朝(zhāo?)服衣冠 ??2.通假字 ??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3.古今异义 ??①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 ??②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方。) ??③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时时,古义:不时,有时候;今义:时常,经常。) ??4.词类活用 ??①朝服衣冠(服,名词活用作动词,穿戴。)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私,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偏爱。)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活用作动词,当面。) ??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5.特殊句式 ??(1)省略句 ??A.朝服衣冠〔即“(邹忌)朝服衣冠”,省略主语“邹忌”。〕 ??B.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即“与(之)坐谈”,省略宾语“之”。〕 ??(2)判断句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为判断句的标志。)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者,……也”为判断句的标志。) ??(3)倒装句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即“我与城北徐公孰美”,宾语前置的倒装句。) ??B.能谤讥于市朝(即“能于市朝谤讥”,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即“皆于齐朝”,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即“此所谓于朝廷战胜”,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4)疑问句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B.吾孰与徐公美? ??C.徐公何能及君也? 文学常识 ??1.作品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编集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西汉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叙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了历史的真实。 ??2.背景材料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那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3.关于“讽谏”与“直谏” ??讽谏:用设喻、诙谐等方式使君主省悟自己的过失;直谏:直接陈述自己的意见(包括批评的意见),希望君主采纳。“讽谏”与“直谏”是相对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比干剖腹挖心、伍子胥赐剑自刎、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批评齐威王偏信谗言,教育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方法。 Ⅲ 古今对照 ??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容貌美丽。(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 “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丽),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哪个更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赶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面来,(邹忌)与客人坐着聊天,又问他: “我与徐公哪个更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啊。”(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漂亮);(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不如,差得远了。晚上躺在床我上思考这件事,(恍然大悟)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对我有所求。”  ??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