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田碑与宋元学田制度化构建之努力
學田碑與宋元學田制度化構建之努力
李 雪 梅 (中國政法大學)
Ⅰ. 序 言 Ⅲ. 元代学田制度完善之途径
Ⅱ. 宋代地方学田规制之创建
Ⅰ. 序 言
學田指學校擁有的作爲辦學經費來源的田產. 因爲依靠其租佃耕種的收
入來“贍學”, 故稱學田. 設田贍學之制始於北宋, 發達於南宋和元代, 並一
直延續至清末.
通過碑石銘記或彰顯一些與學校教育相關的信息, 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
一個非常特殊且重要的現象. 這些碑刻, 或銘學校創建經過與重修盛舉, 或
刻禦制學規及各地辦學規則, 或記官民士紳捐資助學之功勞善舉. 其中, 作
爲古代學校發展經濟命脈的學田,更是碑刻記載的一項重要內容. 碑文對學
田的來源、經營管理以及產權糾紛等, 都有相當豐富的記錄,爲我們考察古
代中國的教育經費制度,提供了難得的第一手資料.
關於學田制度的學術研究, 近20年來成果較爲豐富, 各種歷史文獻資料也
得到了較爲充分的發掘和利用. 然而, 在這一研究過程中, 對於學田碑的學
術價值, 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這不能不說是近年來學田研究的一個缺憾.1)
1) 近十幾年有關學田研究的論文主要有孟繁清 元代的學田 、周荔 宋代的學田 、李
清淩 學田制度: 慶曆改革的一項創舉 、錢蓉 清代學田來源淺析 和 清代學田的
經營管理 、施由民 清代江西學田的租佃析論 、屈乾娜 明清白鹿洞書院學田的租
16 中國史硏究 第69輯 (2010. 12)
限於篇幅, 本文著重就碑刻內容所反映的宋元兩代地方官府爲維護學田、
防止學產流失的所進行制度化努力, 作一個初步的整理分析.
Ⅱ. 宋代地方学田规制之创建
據宋元時的有關記載, 學田始於北宋慶曆四年(1044). 溫州淹補學田記
稱“郡校官 賜田, 自慶曆四年始. 於是宋興且百年, 上所以加惠學校之道
備矣”.2) 安仁縣學田記 在追溯學田發展時也稱: “慶曆四年始詔天下 學,
其後頒行三舍法, 縣之俊秀始盡萃於學. 由是升於郡, 貢於辟雍, 以達於天
子之廷. 故職事之員, 廩給之數, 井井俱有著令. 是雖荒陬遠郡、偏陋之邑,
率皆有學以養士, 有田以贍學, 其來遠矣.”3) 但現所見宋代學田碑, 最早的
爲南宋紹興年間, 一直持續到南宋結束, 約 20餘通, 且一半以上集中於江
南地區. 這種情況一定程度反映出隨著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 江南地區
的文化教育和經濟發展, 已處於全國領先地位.
據史籍記載, 宋代學田來源多樣. 北宋年間最主要的方式是皇帝賜田和朝
廷劃撥, 史載神宗熙寧四年(1071)“詔置京東西、河東北、陝西五路學, 以
4)
陸佃等爲諸州學官. ······州給田十頃爲學糧, 仍置小學教授” ; 熙寧八年
(1075)三月“戊戌, 知河州鮮於師中乞置蕃學, 教蕃酋子弟, 賜田十頃, 歲給
錢千緡, 增解進士二人, 從之”.5) 此外還 將無主田、戶絕田、籍沒田等陸
續轉爲學田的記載.
從學田碑的記載看, 南宋中期以後, 官府劃撥和學校出資購買爲學田擴充
的兩個主要途徑, 但前者更爲頻繁, 所獲田土的面積也更大. 沒官田是官府
佃經營 、李朝暉和文平 論明代學田 、王繼訓 清代學田個案研究: 廣東學田 等.
上述成果對始自北宋截至清代的學田來源、經營方式、租佃關系等相關問題進行了
開拓式研究, 其中周荔 宋代的學田 一文涉及到學田碑與學田管理制度.
2) (宋) 陳傅良 撰, 止齋集 卷三九, 記 .
3) 雍正 江西通志 卷一二О, 藝文 .
4) (元) 馬端臨 撰, 文獻通考 卷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