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古文明的发展-南一书局.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亚古文明的发展-南一书局

第一章 西亞(一) 分布:位於亞洲大陸西南部,北有裏海、高加索山和黑海與獨立國家國協及歐洲分隔,西隔狹長的紅海與非洲大陸相望,地處於亞洲、非洲與歐洲交會的十字路口。 第一節 西亞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乾燥氣候下的生活方式 橫跨歐亞的橋梁—伊斯坦堡 伊斯坦堡 第一節 西亞的自然環境 一 以高原為主體的地形 二 乾燥的氣候 高原主體的地形 (一)西南部高原 (二)北部與東北部高原 (三)平原低地區 西亞地形圖 西亞地形圖 西南部高原 地形主體:西亞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 地形特徵: 1.古老地台:原屬非洲古大陸的一部分,後因紅海陷落而與非洲隔開。 2.地勢西高東低:阿拉伯半島是一大片傾斜的高原,山脈主要分布在半島西側的紅海邊,逐漸向東降低至波斯灣的低地區。 北部與東北部高原 地形主題:西亞北部與東北部有安那托力亞高原(又稱為小亞細亞)、伊朗高原和阿富汗高原 地形特徵: 1.屬於構造運動活躍的隆升山地與斷層帶,為火山熔岩所覆蓋,常有地震發生。 2.新褶曲山:阿拉伯板塊、非洲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擠壓而成,分布於高原的邊緣。 土耳其中部的歌雷姆石屋 土耳其大地震 1999年在土耳其西部發生芮氏規模7.4級的強烈地震,造成17,000多人死亡,數10萬人無家可歸。 西亞板塊示意圖 平原低地區 分布: 1.散布在地中海、波斯灣、黑海及裏海沿岸。 2.中部:伊拉克境內則有由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共同沖積而成的廣大平原。 3.西側:約旦河谷也是一個低地區,位於以色列、約旦和敘利亞的邊界上。 肥沃月灣 分布:西亞低地平原區由地中海東岸,經兩河流域,至波斯灣頭,大致呈一新月形。 特徵:地勢平坦、氣候乾燥,但因河流發源自土耳其東部的山地,高山融雪帶來豐沛的水量和肥沃的土壤,使本區自古以來即為著名的農業地帶因而稱之。 肥沃月灣中較低平之處,是著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所在,為世界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乾燥的氣候 成因:西亞所處緯度位於副熱帶高壓帶的下方,空氣多下沉氣流,因而乾燥少雨。 大部分範圍位居熱帶沙漠氣候區,景觀單調,有「乾燥世界」之稱。 西亞年降水量分布圖 阿拉伯半島上的沙漠 特徵: 1.有些地方屬於岩漠與礫漠,呈現岩石與石礫遍布的漠地景觀。 2.有些地方則是廣布沙海與高低起伏的沙丘 3.西南部的魯布哈利沙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砂質沙漠。 溫帶地中海型氣候區 分布:地中海東部沿海。 成因:西風帶冬季時季節性南移進入本區,使降水集中於冬季與早春。由西向東移動的氣流,遇到山地阻障後,氣流抬升冷卻凝結降雨,高度較高的山區則會降雪,尤其是靠近海濱的山區,降水量更為可觀,如土耳其黑海與伊朗裏海沿岸。 西亞氣候圖 背風側的乾燥氣候區 安那托力亞高原:山地背風的地區較為乾燥。 伊朗中部:廣大且高峻山地所包覆的內部地區,為沙漠遍布之處。 西亞氣候圖 第二節 乾燥氣候下的生活方式 維繫本區居民生活的鎖鑰就是「水」,由於西亞各地自然環境狀況有所差異,不同地區的人們因應不同環境的限制,各自發展出適合當地環境的農牧業形式,進而塑造出各地不同的生活方式與特殊的文化景觀。 一 水資源與古文明的發展 二 乾燥氣候下的傳統生活方式 三 現代水資源的利用與衝突 水資源與古文明的發展 一萬年前: 1.新石器時代農業萌芽,人類最早把原生種的小麥馴化成可供栽種的作物,是在西亞兩河流域的上游地區,此即「小麥文明」的起源之處。 2.小麥再由兩河流域向西傳入歐洲和非洲,向東傳入印度、阿富汗與中國。 水資源與古文明的發展 西亞以前的氣候並不像今日這般乾燥。當時的海岸線較今日內縮,兩河流域南部的沖積平原因地勢低窪而沼澤密布,不適合人類生活。 人們多居住在北部地勢較高的地區,此時所出現的聚落型態多為散居的村落。 氣候變遷後的西亞文明 西元前5500年左右: 西亞的氣候發生重大的轉變,乾燥程度日益增加,人們被迫遷移至供水較為充足的地區。 氣候變遷使原本沼澤遍布的兩河流域南部變得較為乾爽而適於居住,加上土壤肥沃與水資源豐沛,吸引原本散居在其他較高地區的人口向此地遷移,逐漸形成較大規模的聚落。 灌溉農業形成了西亞文明 人口快速增加,灌溉的需求日增,也為灌溉系統的建立提供了充沛的勞動力。 開始有組織地修建水利設施,打造縱橫交錯的溝渠,不僅灌溉土地成為農田,增加農作物收成。 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可說是建立在灌溉的基礎之上。 西亞古文明的發展 蘇美人曾在兩河流域南部創造了一個城市文明。 後來,此地相繼建立過巴比倫、亞述和新巴比倫等帝國。 由於所處位置關係,美索不達米亞成為西亞地區往來貿易的十字路口,以及四方文化的匯流之處。 巴比倫古城遺跡 乾燥氣候下的傳統生活方式 (一)對乾燥氣候的適應方式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