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史地]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1、牢记辽、北宋、西夏三个政权各自的建立情况(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民族,并在P56地图上标出) 2、简述辽宋之间的战和状况(P55上面2段) 3、牢记澶渊之盟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消极、积极) 4、宋夏和议的主要内容:产生了什么影响 5、契丹、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宋太祖赵匡胤 澶渊之盟:1005年 主要战场:澶州 人物: 寇准、宋真宗 内容:1、双方撤军,各守疆界 2、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 为“岁币”。 1、辽、西夏同北宋之间有战争,也有友好交往,和平交往是当时民族关系的主流。他们之间的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但不能把它们之间的战争与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相提并论,在战争中涌现的出的著名人物如寇准等也不能成为民族英雄。 2、加深对“民族融合”一词的理解。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学会了农耕,实行汉族的政治制度,模仿汉字创造了文字,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等,促进了本民族的发展,他们与汉族的差别逐步缩小。 赵匡胤 后周禁军最高将领,当时后周皇帝七岁,赵策划兵变,当后周大军到达陈桥驿时,赵匡胤佯装醉酒。第二天早上,众多将士喧闹着拥入他的帐中,把一件黄袍批在赵匡胤身上,向他跪拜,高呼“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做了皇帝。这就是“黄袍加身”的成语。 陈桥兵变 凭借兵权夺得政权。 陈桥驿兵变: 限制武将权力,转向文治,大大加强了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杯酒释兵权”: 1、契丹族原居辽河上游,游牧; 后学农耕定居 2、国名:先称契丹后改称辽 3、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4、时间:916年 5、定都:上京 返回 宋辽和战 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洲示意图 寇 准 宋真宗 北宋与辽的关系: 北宋由主动进攻到消极防御 守内虚外 1004年澶州战役 1005年澶渊之盟 战 和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岁币”是北宋每年送给辽的银绢,而不是一次性的赔款)。 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生产得到发展,双方还通过“榷场”进行贸易。 宋夏之间的战与和 1、战的原因、结果 2、和的原因、结果 战争 破坏双方的正常生产和贸易 议和 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生产和贸易的发展 1044年 三、碰撞中的融合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建立时间: 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契丹(辽) 建立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汴京 北 宋 西 夏 都城:兴庆 建立者:元昊 建立时间:1038年 用兵 澶渊之盟 澶州大战 总结提高 北宋(汉) 960年 赵匡胤 汴京 辽(契丹)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西夏(党项) 1038年 元昊 兴庆 战 战 澶渊之盟 澶渊之战 元昊出兵 元昊主和 开发边疆 和 完成下列表格 政权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民族 隋 581年 杨坚 长安 汉族 唐 618年 李渊 长安 汉族 辽 北宋 西夏 916年 阿保机 上京 契丹族 960年 赵匡胤 汴京 汉族 1038年 元昊 兴庆 党项族 辽 西夏 北宋 南宋 金 西夏 战争 和议 对峙 交流 发展 探史明理 1.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2.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给双方带来什么影响? 3. 北宋与辽、西夏由战争走向议和的原因是什么? 4. 评价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 探史明理 1.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战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辽、西夏以劫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发动战争,非正义;北宋抗辽、西夏斗争维护了中原和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探史明理 2.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给双方带来什么影响? 加重了双方百姓的负担; 使人民蒙受了屠杀和焚掠等空前的战 争灾难; 造成国库空虚,严重影响互市贸易和 经济文化交流; 激化了民族矛盾和社会阶级矛盾。 探史明理 3. 北宋与辽、西夏由战争走向议和的原因是什么? 双方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 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破坏了双 方的正常贸易,严重影响人民日常生活; 人民反对战争; 北宋统治者软弱无能。 探史明理 4. 评价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 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 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 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