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唐代文学史·第六章 中唐诗歌
第六章 中唐诗歌 中唐诗歌概说 1、中唐诗歌的历史范围 代宗大历元年(766 ) ——敬宗宝历二年(826 ,约60年 ) 2、中唐诗歌的主要内容 (1)大历十才子与大历诗风及边塞诗 (2)中唐山水田园诗 (3)韩孟诗派及李贺的创作 (4)白居易与新乐府诗潮 3、中唐诗歌的基本特点 (1)诗家辈出,风格多样,为唐诗发展史上 的第二次高潮; (2)写实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之一; (3)尚俗尚奇,风格为之一变。 (4)上承杜诗,下启晚唐和两宋诗风。 ? 中唐诗歌的分期 中唐诗歌可为前后两期. 前期:大历至贞元年间 韦应物、刘长卿以山水诗为主的诗歌创作; 元结、顾况等新乐府先驱的诗歌创作; 以及以钱起、卢纶等“大历十才子”; 李益的边塞诗创作。 中唐后期文学(贞元以后) 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参加的新乐府运动; 以韩愈、孟郊为代表追求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 还有风格奇谲怪诞的诗人李贺。 此外,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也都独具一格。 第一节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一、元白诗派的形成 二、白居易的生平与诗歌主张 三、白居易讽谕诗的得与失 四、白居易的感伤诗、闲适诗 一、元白诗派的形成 1、主要成员:元稹、白居易、李绅、张籍、王建等。 2、他们之所以形成一个流派,主要原因有两个: ①都写了许多写实性的“新乐府”诗: ②风格都是通俗平易。 3、“新乐府”的概念: 新乐府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它的精神是继承和发展汉乐府以来及建安诗人的现实主义传统。 有三个特点: A、用新题; B、写时事; C、不入乐。 “乐府诗”的发展: 《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 杜甫新乐府“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 元、白等人的新乐府“歌诗合为事而作”。 新乐府运动 唐代贞元(785-805)、元和(806-820)年间,以白居易为首的一派诗人, 从爱国、忧时,同情人民的立场出发,大写以讽谕为目的、以新题乐府为形式的诗歌,一时之间蔚成风气,形成高潮,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一场现实主义的诗歌运动。 二、白居易的生平与诗歌主张 (一)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生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县)。 其生平和思想可分为前后两期,以四十四岁贬谪江州司马为界: 前期:积极入世,以“兼济天下”为主导思想。 出生河南新郑,11岁随家人迁符离,后迁越中。 20岁后在符离勤奋读书、写作, 28岁在宣城应乡试, 29岁省试及第, 32岁与元稹又同登“书判拔萃科”。 授校书郎。 35岁又应制举“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 。 三登科第,在长安传为美谈。 35岁至44岁在朝为官,其中在四十岁丁母忧。 44岁,宰相武元衡遇刺身死,时任闲职太子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当天就上疏主张捉捕凶手,受诬被贬。 (原因①宰相以为白为东宫官,不该在台谏官之先言事。②诬白母亲因看花落井死,而作“赏花”、“新井”诗,有伤名教。) 后期:中年时由于受到政治挫折,思想趋于消极,奉行“独善其身”的处世原则。 元和十年(44)至长庆四年(53),任地方官江州司马、忠州刺史、杭州刺史等。 最后二十年任秘书监、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以刑部尚书致仕。由八品至二品,由月俸一万六至月俸十万。 晚年虽然官职不断升迁,但却采取了明哲保身信奉佛道的人生态度。闲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修香山寺,号香山居士。其《竹楼宿》云:“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负春》:“病来道士教调气,老去山僧劝坐禅。”《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趟。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牛李争起,为避祸,分司东都。) 白居易集注本 去世前,自编其诗文“3840首”,分五本保存,这样他的诗文大部分得以保存。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 朱金诚《白居易集笺注》 (二)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主要体现在《与元九书》、《新乐府序》中: (1)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要写时事,要有现实意义,写作目的是向朝廷敬献:“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 (二)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2)追求浅切、明白的语言,使老妪能解。 重内容轻形式:“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戒也:其事核而实,使来之者传信也,其体质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 (3)写作方式。 写作新乐府,即事名篇,首章标其题,卒章显其志。 三、白居易讽谕诗的得与失 (一)得 1、思想深刻 白居易的讽谕诗有一百七十馀首,这些诗大都作于贬谪之前,在写实和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15∕T 3765—2024 草地碳汇监测与核算技术规程.pdf VIP
- 施工员(市政)模拟考试题(附答案).doc VIP
- 化疗后骨髓抑制护理课件.pptx VIP
- 饲料企业从业人员法规考核试题300道带答案与解析!绝对验证过的!.pdf VIP
- 挫折与心理防御.ppt VIP
-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全国高中化学说课一等奖.docx VIP
- 市政工程毕业论文12篇.doc VIP
-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培训PPT课件 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培训 消防控制室操作员培训材料.pptx VIP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题研究报告.pptx VIP
- 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研究报告.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