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一、汽油机正常燃烧 不规则燃烧 各缸燃烧差异 原因 主要是由于分配不均匀造成的 危害 整个汽油机功率下降;耗油率上升;排放性能恶化 影响因素 分配不均匀 气道内的沉积燃油 进气歧管的差别 各缸间进气重叠引起的干涉。 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各缸混合气成分不同。 进气管的设计 任何不对称和流动阻力不同的情况都会破坏均匀分配 一、汽油机正常燃烧 燃烧室壁面淬熄作用 原因:接近缸壁的一层气体受冷和碰壁使得链反应中断。 影响因素: ①当a=1左右,熄火厚度最小,混合气变浓、稀此厚度均增加; ②负荷减小时,熄火厚度显著增加; ③燃烧室温度、压力提高,气缸紊流加强,熄火厚度均减小。 危害:存在大量未燃烧的烃,排气中HC。 解决措施:尽量减小熄火厚度及燃烧室的面容比 A/V、活塞余隙从而降低汽油机的 HC排出量。 $4.1 二、不正常燃烧 分类 爆震和表面点火(早燃、后燃) (一)爆震 特征:气缸内发出特别尖锐的金属敲击声,亦称之敲缸。 原因:处在最后燃烧位置上的那部分未燃混合气(常称末端混合气),受到压缩和辐射热的作用,加速了先期反应产生了自燃。压力冲击波反复撞击缸壁。 影响因素: 1)燃料性质:辛烷值高的燃料,抗爆燃能力强。 2)末端混合气的压力、温度(压缩比、散热组织) ①末端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增高,则爆燃倾向增大。 ②提高压缩比,则气缸内压力、温度升高,爆燃易发生; ③气缸盖、活塞的材料使用轻金属,由于其导热性好,末端混合气压力、温度低,爆燃倾向小,可提高压缩比0.4~0.7单位。 3)火焰前锋传播到末端混合气的时间 提高火焰传播速度、缩短火焰传播距离,都会减少火焰前锋传播到末端混合气的时间,这有利于避免爆燃。例如,气缸直径大时,火焰传播距离增加,爆燃倾向增大,故没有很大缸径的汽油机)。 第二节 燃料使用特性 一、汽油使用特性 1、馏程:蒸发性(挥发性) 定义:馏出某一质量百分比燃油的温度范围。 主要指标:为了评价燃料的挥发性(形成混合气的难易程度),以10%、50%和90%的馏出温度作为指标。 (1)10%馏出温度T10(75℃) 表征燃料的起动性(T10低容易冷车起动)。 但过低,在输送时受发动机温度较高、压力过低部位汽化,形成“气阻”,使发动机断火,影响正常运转。 (2)50%馏出温度T50(145℃) 表征平均蒸发性。 T50低?(从较低负荷向较高负荷过渡时,能够及时供应所需的混合气)暖车时间+加速性+工作稳定性均会改善。 (3)90%馏出温度T90(195℃) 第二节 燃料使用特性 一、汽油使用特性 2、辛烷值(抗爆性) 爆震: 在汽油机燃烧中,在火焰前锋面未传播到的情况下由于缸内温度(或局部温度)高过而引起的末端混合气自燃(瞬间同时燃烧) ,从而引起缸内温度、压力急剧上升并伴随特定敲缸声(压力波在缸内的不断反射)的不正常燃烧状态。 轻微爆震时燃烧迅速定容性提高,热效率提高、动力性提高。 爆震过强时缸内温度、压力急剧上升发动机的热负荷、机械负荷增加,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破坏从而引起可预见的重大破坏。 现代汽油机中增设爆震传感器,使发动机在临界爆震状态燃烧。 第二节 燃料使用特性 一、汽油使用特性 2、辛烷值(抗爆性) 辛烷值测定方法: 在特殊的单缸试验机(CFR)上按规定的条件进行。 利用两种标准燃料: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C8H18),辛烷值为100;正庚烷 (C7H16),辛烷值为0。按不同比例(体积)混合可得不同辛烷值的标准燃料,(其辛烷值即为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 在特定工况下调整压缩比使被测燃料发生临界爆震。 找出与被测燃油相同具有抗爆性的标准燃料,则标准燃料的辛烷值即为被测定汽油的辛烷值。 辛烷值高低顺序为烷烃<烯烃<(炔烃)<环烷烃<芳烃。 辛烷值的分类:马达法试验值(MON)n=900r/min、进气加热(条件苛刻),研究法试验值(RON)n=600r/min、进气不加热。 MONRON。燃料敏感度=研究法试验值-马达法试验值,表征了燃料对工况的敏感度。 通用评价抗爆性的指标: ONI(抗爆指数)=(MON+RON)/2。目前所用汽油的牌号即为该值。 第二节 燃料使用特性 一、汽油使用特性 2、辛烷值(抗爆性) 提高辛烷值的方法: 加抗爆剂(四乙铅、溴乙烷),由于对后处理器催化剂的毒性强、铅排放,目前已经停用。 提高汽油中芳香烃的含量,裂化调制。 加调和剂(醚、醇) 第二节 燃料使用特性 二、柴油使用特性(燃烧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多,性能要求多) 1、自燃性(发火性)的指标——十六烷值 测定方法 十六烷值对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的影响 第二节 燃料使用特性 二、柴油使用特性 2、蒸发性——馏程 第二节 燃料使用特性 二、柴油使用特性 3、雾化性(燃油喷射系统参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