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残疾儿童的第一次“亲密”接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残疾儿童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和残疾儿童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正是出于我所选专业——特殊教育的需要,我报名了这次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次的活动据说是要去陪伴北碚市龙凤小区的残疾儿童游戏,给他们讲故事什么的。具体的对象特征和活动安排似乎组织者也不太明白。也正因如此,我极其忐忑。虽说,我“义无反顾”地报了特殊教育的专业,但我似乎还没有准备好和他们亲密交流,我对他们也知之甚少。也许他们在我的心目中就一直是一种孤立的弱势群体,我可能无法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况且我根本就不得交流之法。左思右想之下,我决定拉上几个宿舍的好朋友,跟我一起去“长个见识”! 当我和一大帮爱心伙伴在车站等车时,忐忑、害怕、激动各种情绪交织,我仿佛可以看到我在他们面前手足无措甚至晕过去的场面。忽大忽小的雨滴、阴沉不定的天空正映衬了我的内心。终于,在一个多小时之后,我来到了这个所谓的志愿活动现场。 刚走进去,我就看到约摸七八个孩子和家长已经坐在转成圆形的会客室里,窄小的空间里顿时扑面而来一阵压迫感。我的足下似乎点燃了助跑器一般,瞅着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就奔了过去。身后的几名同学似乎受到了我的“启发”,也纷纷坐到了那些家长儿童的背后,缩起头来。负责人看到这个情景立马让我们更换座位,与家长和孩子交互着坐。很多同学都换了位置,可我和“磨姐”这两个未来的特殊教育老师却仍“坐如钟”,深受负责人的鄙视。幸好后来屋子里又陆陆续续进了些家长和儿童,我们才避免险些被其它人的目光灼伤的惨状。总算坐定了,我开始偷偷打量这些孩子。 奇怪啊,那些在安静坐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我发觉他们并不都是残疾儿童,还有N多正常儿童。再一看这次活动的主题黑板,额,三条黑线。。。“关注残疾、留守儿童——共度六一节”。原来不只是残疾儿童,这些组织者真是。。。我一阵腹诽,吓死我了。我都一直在担心万一我说的做的无人理解、无人响应,那我岂不是要囧死。还好,还好。。。。 带着稍微轻松一点的心情,我端看事态的发展。除了那些残疾儿童,其它的好像都挺活跃。在我的斜前方,正坐着一位残疾儿童。仔细看着他的一举一动,我内心挣扎了很久,终于决定“向他下手了”。这是一个男孩子,看长相和身高,应该是六七岁的样子。他四肢健全,但吐字不清、连不成句,所以我判断他应该是智障儿童。坐在他右边的是他的爸爸,还很年轻,看起来很平易近人,可以和他交谈。坐在他左边的是同为特教专业的倩倩小姐,真羡慕啊,才一会儿时间就让这个男孩对她展颜多次。看来这个小男孩是个爱笑的主,我还是可以接受的。于是我决定上了。 首先我采取了“美食攻略”。一挥手搬来小山一般的花生、糖和水果,当然我没少受相关人物的白眼。我迅速地剥着花生。。。满意地看着手里的成就,我的上半身向右多移了大半,然后我轻轻地拍了下小男孩的后背。结果是很不错的,虽然最初男孩眼里出现了不解和惊讶两词。不过后来他已经坦然接受了我的好意。他的爸爸见此,一方面谢谢我的关心,另一方面还不忘要教育他说“谢谢”,搞得我不好意思。我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和这位爸爸谈谈心了。。。。 从男孩爸爸的口中得知,这个小男孩虽然样子小,但其实已经13岁了。他之所以会变成这个样子,是因为家里人没有发现异常,再加上一场高烧,他才会如此。我又问了下他家里的现状,和这个孩子受教育的情况。这位爸爸果然可亲,不一会儿就解答了我的困惑。家里其实还有一个妹妹,好像只有一两岁。男孩在特殊教育学校上过两年,但又辍学了。可能是这个孩子智力发展太慢,跟不上进度吧。据说小男孩5岁才会开口说话,至今还不会数数,连自己的名字和年龄也不知晓。听着,我竟鼻子发酸,差点流下眼泪。我安静地看着这个眼神清澈、笑容可爱的小男孩,内心却有暗涌不断。 我拉起男孩的手,开始和他说着不着边际的话。 ---“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呀?” ——“爸爸” ——“为什么啊?” ——“爸爸和我玩” ——“那你喜欢猫还是狗?” ——“狗” ——“为什么?” ——“汪汪汪。。。。” ----“你是哥哥还是弟弟?” ---“哥哥” ----“你大还是我大?” ----“你大” ----“那我要叫你哥哥还是弟弟?”---“哥哥” 。。。。。。 。。。。。。 我开始笑个不停,完全没有了当初的紧张。因为他,我知道。因为他,我对特殊儿童至少一部分特殊儿童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许,他们都和这个小男孩一样,固执而单纯、善良而安稳地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他们需要和擅长的不是冷漠和疏离,反而他们需要爱和关怀。我们并不需要强迫自己去做什么,一颗心就好。 一颗真正贴近他们的心 一颗和暖而温柔的心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