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语文版八上《游恒山记》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语文版八上《游恒山记》教案

23. 游恒山记 备课人:吴燕飞 备课时间:2011-9-21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记游顺序,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游记散文的阅读理解能 力,体会本文条理分明的游记特点。 3. 学习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文章是按游踪的顺序组织材料的,移步换景是写作上的突出特色。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根据作者的游踪把握文章的材料。 2.文章中的方位词语使用得准确恰当,在教学中应该引起注意。 3.文章中有几处生动的比喻,如“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本文生字较多,文句较拗口,会给学生带来理解方面的困难,因此要让学生 学会生字,熟悉课文。 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 教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学过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两篇游记,它们的内容是描述祖国的壮丽山河,但更主要的是借助景物抒发作者当时的心情。有这样一部著作,它既是我国一部地理学名著,也是一部名符其实的古代文学游记。它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旅游勘察汗水。这部著作就是《徐霞客游记》,这部著作被誉为千古奇人的千古奇书。清代钱谦益称它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这部著作的文章 ——《游恒山记》。 二、作者简介: 徐霞客(1587~1641 年)名弘祖,字振之。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生活于明末官僚政治极其腐败、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他少年好学,喜读奇 书,博览古今史籍、图经地志,为人清廉刚正。二十二岁起毅然抛开功名利禄, 弃科举业,受母鼓励,不避风餐露宿之苦,不怕葬身丘壑之险,遍游华北、华东、 华南、西南山水,考察自然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物、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 前后三十余年,以在祖国壮丽的山川中寻幽览胜为毕生乐事,他游遍中国的名山 大川,同时还以日记的形式,把各地的地质、水源、物产、民情及山川景胜都一 一详记下来。三次遇盗,四次断粮,而志不变,气不馁,写游记不辍。崇祯十三 年(1640 年)病倒于云南丽江,被人护送回乡。次年卒于江阴。一生钟情神州山水,探析天地奥秘,游迹遍及今天的 19 个省、市、自治区,留下了千古奇书 《徐霞客游记》,为明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游记内有 16 卷 60 余万字,包涵了 地质、地貌、河道、文化、历史、民俗等内容。这部书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千古奇书”。 三、朗读课文,掌握字的读音以及停顿: yì jī qiú yíng fāng xiè fù 风 翳 净尽 无 攀 跻劳 虬 松 萦 回 杰 坊 宫 廨 浅 阜 shuò wǔ qióng jiàn niè chá yā mèi chì 朔 方 庑 门 穹 碑 间 道 攀 蹑 槎 枒 连 袂 不 啻 四、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书下的注释准字音。 2.听录音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 3.对文中较难读好的二、三小段,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4.指名分段朗读(顾及到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其他学生听读,并画出读音不准处,听读完后学生相互矫正读音。 5.全班齐读全文。 思考文中各小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课文由四段文字构成。描述了登临恒山的过程以及所见。 第一段:开始登山,交代了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时间:十一日。又是秋季。 天气:“风翳净尽,澄碧如洗。”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天气,抖擞了作者登山的热情。刚刚登山的时候,都是土 冈浅阜,没有感到劳累。 这一段描述简略,因为不是文章表达的重点。 第二段:攀登的过程。 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详细描述了攀登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行一里,山上都是煤,而且多到了“不深凿即可得”的程度。在这里,表现 了恒山的物产物貌和地质结构,不失地理学著作的特色。 又行一里,土石都变成了红色。到了望仙亭。 再走三里,就到了虎风口,地势开始陡峭起来,松树茂密,给人阴冷的感觉。 又走三里,开始有了人文景观:杰坊上题字:“朔方第一山”,突出了恒山在北方山脉中的重要地位,里面还有官府以及必要的生活设施。 从杰坊的右侧继续攀登,则看到了寝宫、飞石窟,再向上,就是北岳殿了。北岳殿是恒山的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所以对它的描写比较详细:“上负绝壁, 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这几句描写,突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