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高考考情分析及复习策略45
2010年高考考情分析及复习策略;09年地理高考试题特点
09年考情分析
10年地理高考复习策略
;09年浙江省地理高考命题分析;2009年浙江省地理高考试题特点;2009年浙江省地理高考试题特点;自然地理 50分 人文地理 50分
涉及区域地理背景的内容:48分
没有直接考核区域地理的内容;22°E;2009年地理高考试题特点;09浙江省)1.读图1,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
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
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图2 世界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图;2009年浙江省地理高考试题特点;考点知识;2009年浙江省地理高考试题特点;37.(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区域内A、B、C三座城市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城市群。三座城市都有纺织、装备制造和文化等产业,各城市主要产业的年产值见表1。
表1 某区域内A、B、C三城市各产业的年产值(亿元);(1)已知A城的纺织业、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区位商分别为1.03、1.07和1.39,B城的纺织业、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区位商的分别为0.71、1.29和0.83。据表1计算C城三大产业的区位商,利用计算结果确定上述三大产业在理论上应分别向哪座城市集聚?(9分)
(2)如果该城市群为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其以北的洞庭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实施了退耕还湖等措施,面积又开始扩大,请说明其生态意义。近年来,沿湖芦苇种植有所增加,请分析这将对洞庭湖产生什么影响?(8分)
(3)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以长江三角洲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和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内,在接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区位优势明显,试分析长株潭城市群承接珠江三角洲玩具制造业和长江三角洲飞机制造业的可行性,并说明理由。(9分);浙江省09年的高考命题确有不当之处;2010年考情分析;一、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地理原理的应用、新情景的创设
适当增加试题的开放性;新情境的创设 :;37.(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面图(图3)。读图3,完成6—8题。
6.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80m B.110m C.170m D.220m
7.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8.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道路③ B.道路①
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全国卷1)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表1为该地区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图4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9—11题。
表1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例题]某班计划开展“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产生的影响”的地理探究学习,他们决定分4个探究学习小组开展相关的分子课题研究。
(1)请你与他们一起拟定4个子课题的研究方向(或名称)。
(2)图19是某一探究学习小组通过网络搜索查阅到所示的“青藏高原对气流影响示意图”,图示显示的主要信息是什么?请你简要地加以阐述。
(3)某一探究学习小组提出了“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隆起,与目前相比,新疆地区的降水状况会丰富得多”的假设,你认为这一假设是否成立?并根据你所掌握知识简述理由。
答案:(1)青藏高原对冬、夏季风环
流的影响;青藏高原对西北内陆气候
的影响;青藏高原对我国东部地区气
候的影响;青藏高原对本区域气候的
影响;青藏高原对西南地区气候的影
响等 (2)青藏高原对西风气流的影
响,使西风气流分南、北两支绕高
原东进;青藏高原对冬季风的影响,一方面使冬季风不能到达青藏高原面,另一方面使冬季风与北支西风气流汇合,影响我国东部地区 (3)假设成立(从青藏高原对夏季风的阻挡作用方面加以说明)或假设不成立(可从海陆位置的角度加以说明,如中亚地区)(考生只要言之有理,就可酌情给分)
;二、新的课程体系下,高考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没有大的变化。
以区域地理为背景,以必修教材为主体
;区域地理的背景知识地位可能加强
1、与区域地理相关的题量可能增加
2、区域地理背景知识的应用还是集中在地图和区域定位、气候和地形素材;(09全国卷1)图1示意某区城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财务报销制度及报销流程.docx VIP
- 湖南省2025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美剧剧本绝望主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ocx VIP
- 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超星尔雅学习通答案100分最新版.doc VIP
- Panasonic松下SL-SX510 使用说明书.PDF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科技力量大》课件.pptx
- 2016年房产新政最新消息最新购房契税政策标准.doc VIP
- 2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分类训练.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