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实践中多重耐药菌防控策略-王力红
现 状 医院获得性感染(HAI):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缺陷,它可降低治愈率增加死亡率,增加病人的住院时间及费用 美国: 每年有高达200万例HAI, 其中8万例是直接死亡或间接进死亡原因, 每年会产生45 – 57亿$的额外医疗负担 (WHO数据, 2005) 欧洲: 每年有500万例HAI, 其中5万例(1%)导致直接死亡, 135万例(27%)导致间接死亡 (Suetens C, 2006) 英国: 每年有32万例HAI , 其中5千例导致直接死亡, 每年产生10亿英镑的额外医疗负担 (WHO数据, 2005) 每时每刻都有140万人正在罹患HAI (WHO数据, 2005) 涉及急症护理医院中5 – 15%的患者(ICU中15 – 50%)引起HAI的微生物中高达70%对至少一种抗菌药物耐药(无论是社区或医院获得性的) MRSA所致 HAI的代价: (Marchaim, 2005,USA) : 增加死亡率: 7.5% 增加住院时间: 8.5天 医疗负担: 24,888美元/感染 实践证明:有20 – 30%的HAI是可以预防的 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 国际形势 耐药性并非一种新的现象,全球因感染而造成的死亡病例中,急性呼吸道感染、感染性腹泻、麻疹、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占85%以上,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对一线药物的耐药率可从零到几乎100%,有时对二、三线药物已严重影响疗效。 耐药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感染、新出现的病毒耐药性问题,以及贫困和边远地区人群中被忽视的不断增加的寄生虫病耐药性问题等,大大加重了全球负担,人类开始认识到耐药性是一个社会问题。耐 药性已威胁到全球稳定和国家安全。 WHO《遏制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全球战略》 医院感染高发科室 ICU病房 患者病情危重 重症患者集中 侵入性操作较多 机械通气 中心静脉插管 留置导尿 鼻饲 使用特殊药物 激素 抗菌药物 血制品 ...... 耐药菌增加的原因 耐药菌产生增加(抗生素选择性压力):由于医生过多地使用抗菌药物,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的耐药菌进行了筛选 耐药菌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其手的接触,细菌在病人间交叉寄生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药菌在医院间甚至社区进行传播 危险因素 G+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既往携带或感染过MDRO 高龄患者/基础病 在1年内住过院/或住过ICU 1年内使用过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2代和3代头孢菌素) 开放性伤口 有创治疗 (如血液透析) 高危手术 免疫抑制 G-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既往携带或感染过MDRO 高龄患者/基础病 1年1内住过院或住过ICU 使用过某类抗菌药物(如头孢菌素) ESBL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住院/住ICU 病情危重 使用中央静脉或动脉导管 使用导尿管 呼吸机辅助 血透析 急诊腹部手术 使用胃造口术或空肠造口术管 肠道菌落定植 使用过β-内酰胺抗生素 任何抗菌药物的预防给药 (Jacoby GA, 2005) 防控策略 The Six Practices in IHIs 100,000 lives Campaign(2004.12~2006.6) 1.Rapid Response Teams 2.Medication Reconcilition 3.Prevent Central Line Infections 4.Prevent Surgial Site Infections 5.Prevent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6.Evidence-Based Care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5 Million Lives From Harm (2006.12~2008.12) 我们只有及时了解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状况,才能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遏制其传播! 监测 ——让我们看清“敌情” 目标性监测 信息系统 环境和手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130号(2008.06.27) 一、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二、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MRSA、VRE、ESBLs、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三、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三)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四)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四、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六、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多重耐药菌防控策略 规范、知识 ------行动? 在世界范围内,证据与临床应用实施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 知识传递的“电压差” 指南的依从性: 国外 国内 实际操作:先易后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细说通电直导线附近的场摘要:一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没有电场.DOC
- 昆山联江发纸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pdf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引线键合模型 wire bonding model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pdf VIP
- 透过“人车家”战略,看小米加码大家电对白电行业影响几何.pdf VIP
-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4章化学模块练习(含答案).doc VIP
- 绘本《小鹿历险记》.ppt VIP
- 八年级地理中国海洋资源.ppt VIP
- 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pptx VIP
- rca医疗案例分析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