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17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17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五课后习题:17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

17 游褒禅山记 课时训练17 游褒禅山记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加点词与其他几个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导学 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B.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C.文曰“初平山人” D.文过饰非 解析前三项中“文”的意思是“文字”;D项,“文”的意思是“掩饰”。 答案D 2.选出加点词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  ) A.始舍于其址 B.客初至时,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 C.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D.左右欲刃相如 解析A项,“舍”的意思是“居住”;B项,“冠”“袜”的意思是“戴帽子”“穿袜子”;D项,“刃”的意思是“用刀杀”。 答案C 3.下列句中“观”字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B.大王见臣列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草木、鸟兽,往往有得 解析D项中的“观”是动词,意思是“观察”,其他三项中的“观”都是名词。 答案D 4.(2017·全国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解析A项,“舍弟”是对自己弟弟的称呼,使用正确。B项,“献丑”,谦辞,在展示自己作品或表现自己技能时,表示自己谦虚,称自己水平不高,并非“道歉”的话。“出错道歉”只能说“抱歉”“对不起”之类的话。C项,“垂询”是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D项,“内人”,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此处应为“夫人”。 答案A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导学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空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恰好。 B.至莫夜月明 莫:通“暮”,晚上。 C.余方心动欲还 方:正。 D.如乐作焉 作:演奏。 解析适:往,到。 答案A 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②送之至湖口 ③徐而察之 ④汝识之乎 ⑤周景王之无射也 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 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 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解析①⑤中的“之”为助词,相当于“的”;②③④三句中的“之”是代词。 答案A 7.下列句子中,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马之千里者 解析B项,“不余欺”即“不欺余”,宾语前置。 答案B 8.不属于“余方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C.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 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解析D项,所讲是“心动”后的内容。 答案D 参考译文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湖北黄州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我送他到(江西)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被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让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本来就怀疑,笑着不相信这说法。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捉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发出磔磔的鸟鸣声;又有一种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声像钟鼓洪亮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