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3课《杜甫诗五首》教案.docVIP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3课《杜甫诗五首》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3课《杜甫诗五首》教案

《杜甫诗五首》教师版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人杜甫;背诵《月夜》、《哀江头》、《蜀相》、《又呈吴郎》、《登岳阳楼》。 ???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会分析《哀江头》一诗中运用的对比、衬托、用典的写法;了解《蜀相》一诗中所运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理清《又呈吴郎》一诗的思路;感受《登岳阳楼》中“坼”与“浮”字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杜甫的诗歌往往结合时事,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杜甫简介】 杜甫,字 子美 ,河南巩县人,自号? 少陵野老?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杜工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 诗史?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 李杜”,被人誉为“ 诗圣”。 《月夜》 ??? 【导入语】 ???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品);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品);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品)。 这三句诗,如果排名次,哪一句最好?哪一句最差?为什麽改一个字能如此之神奇?最后一句最好。因为: 画要点睛,诗歌重眼。 ??? 【感受诗眼】 ??? 1、诗眼的内涵: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最精炼传神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其中,位于某联、某句中最富有诗歌意境,最精炼传神的具有生动性或情趣性的字词句也叫做炼字。 2、诗眼的位置: (1)在题目中:如《书愤》、《春夜喜雨》。 (2)在诗句中:如《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品味诗眼】 3、内容定位:体会意境,联想与想象。 (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4)、看内容。 译诗:今晚鄜州的月亮高悬, 我的妻子只有一个人独自看着月亮。我怜惜远方幼小的孩子,他们还不晓得想念身陷长安的父亲。散发着幽香的雾气使妻子的头发被沾湿了,清朗的月光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倚靠在薄而透明的纱帷之下,月光照进来,将两人脸上的泪痕照干。 4、分析诗歌。 (1)比较两幅图,哪幅更符合此情此景?(一幅突出儿女,一幅突出妻子) 参考:第二幅,本诗突出的是闺中,即妻子。小儿女只是侧面描写,对比衬托出妻子的“独看”,小儿女还不晓得想念身陷长安的父亲,这更增加了妻看月时的孤独感。施补华也说:“儿女不解忆,则解忆者独其妻矣。”(教师引导,由此可见,这里的诗眼是“独看”)。 (2)为什麽主角是“闺中”,作者不是杜甫吗? 明确:诗的表现手法独具匠心,明明是杜甫思念鄜州的家人,但他却不直接道出,而是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妻子在鄜州对月思念杜甫:妻子正在鄜州对月思夫,但孩子们还不晓得想念身陷长安的父亲。妻子在月下伫望时间长了,露水沾湿了她的头发,清辉使得她玉臂生寒。妻子在想:何时才能团聚呢?(教师引导,由此可见,这里的诗眼是“双照”)。 全诗的诗眼:独看,双照(另一种说法,有人将“忆”字作为全诗诗眼也可以,将“忆”字作为全诗诗眼是从整体出发,着眼于大局。将“独看”与“双照”作为全诗诗眼是从局部出发,着眼于具体)。 活用定位:移位意更深(此种诗眼更专业的说法叫做炼字。倘若考试时叫我们找出全诗诗眼,我们就找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字或词。倘若是叫我们找出哪个字用得最好,那就是炼字)。 全联的句眼:湿,寒。 参考:湿:沾湿;寒:寒冷,这里的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雾气使妻子的头发被沾湿了,清朗的月光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明写妻子思夫之深,暗写杜甫思妻之切。 第二课时 《哀江头》 ??? 【整体感知】 ??? 提问:从时间上说,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 明确:全诗分为三部分,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写长安沦陷后曲江的荒凉景象。 “忆昔霓旌下南苑”至“去住彼此无消息”是第二部分,写安史之乱前春日曲江的繁华盛景及李杨二人的悲剧。最后四句为第三部分,写诗人在沧桑巨变时的哀思,总结全篇。 【内容解析】 第一部分: 吞声:不敢出声。潜行:偷偷地行走。 住在少陵的野老(杜甫自称)无声地痛哭,春天偷偷地来到了曲江的偏僻之处。江边的宫殿千门闭锁,细细的柳丝和新生的水蒲为谁而绿? 1、诗人为何哭?是怎么哭的?为什么要这样哭? ??? 明确:长安已被安史叛军占领,作者睹物伤怀,因而痛苦。诗人是“吞声哭”(“潜行”),因为长安被占领,笼罩着恐怖气氛,所以诗人不敢放声痛哭,不敢光明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