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第三节 乳腺癌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来自乳腺导管上皮和腺泡上皮的恶性肿瘤。好 发于外上象限,其次为中央区,其他部位少见 1)早期症状不明显。 2)出现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接触 性出血,白带增多,有腥臭味。 3)晚期肿瘤浸润神经,引起下腹及腰骶疼痛,大 出血,继发感染。 7、临床病理联系 临床分期 临床期别及组织分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0期:原位癌 Ⅰ期:严格局限于子宫颈 Ⅱ期:癌灶超过子宫颈,但未扩展到盆腔壁; 癌累及阴道,但未达阴道下1/3。 Ⅲ期:癌扩展到盆腔壁; 癌灶累及阴道下1/3。 Ⅳ期:癌灶超过真骨盆; 癌灶累及膀胱或直肠; 发生转移。 back 第二节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 包括:①葡萄胎、②侵蚀性葡萄胎、③ 绒毛膜癌、④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共同特征:滋养层异常。都有尿及血清 hCG 水平异常 一 、葡萄胎( hydatidiform mole) 好发于20-30岁,可分为完全性 葡萄胎 和部分性葡萄胎 1、病理变化 大体:病变局限于宫腔内,胎盘绒毛普遍水肿,形成许多壁薄的含清亮液体的囊泡,状似葡萄。完全性葡萄胎无胚胎或胎儿,部分性葡萄胎有部分正常的胎盘组织,常见胎儿部分或胎膜。 镜下:完全性葡萄胎三大特点 ① 绒毛扩大,间质水肿 ② 绒毛间质内血管明显减少或无血管 ③滋养层细胞包括细胞滋养层细胞及 合体滋养层细胞有不同 程度增生 2、发病机制 与染色体异常有关,并指示为男性遗传起源 3、临床病理联系 闭经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明 显增大,超过正常月份,无胎心、胎 动,HCG升高 4、预后 80%-90%可治愈,10%可发展为侵 蚀性葡萄胎,2%-3%可发展为绒毛 膜癌(部分性葡萄胎一般不发展为 绒毛膜癌) HCG可作为监测指标 二 、侵蚀性葡萄胎( invasive mole) 1、病理变化 大体:子宫肌壁内可见水泡状组织侵入 的病灶,或出现紫蓝结节 镜下:与葡萄胎相似,不同点是在子宫肌 层内出现,细胞滋养层细胞及合体滋养层 细胞增生显著并有细胞异型 2、结局 多数病人经化疗可治愈 有无绒毛结构是它与绒毛膜癌的主要区别 Syncytial trophoblast Cytotrophoblast 滋养层细胞增生程度及异型性均较葡萄胎明显。 3、临床特征 多次清宫后子宫复旧不全(因肌层内含绒毛) HCG持续阳性 阴道持续不规则流血 可出现远处转移灶 1、病毒性肝炎:由病毒造成的肝炎按照其病毒系列不同分为甲、乙、丙、丁、戊和庚共六种类型病毒性肝炎。能引起肝脏细胞肿胀,是世界上流传广泛,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之一。 1908年,才发现病毒也是肝炎的致病因素之一。1947年,将原来的传染性肝炎(infectious hepatitis)称为甲型肝炎(Hepatitis A, HA);血清性肝炎(serum hepatitis)称为乙型肝炎(Hepatitis B, HB)。1965年人类首次检测到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 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学术文化领域百家争鸣,(df高血压958心脏病983u6糖尿病87fr)特别是思想家的革新精神,为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突破性进展,提供了有利的文化背景。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45传染病q566丙肝964jo乙肝28jgsx甲肝gh)提出三因学说;并产生了最具盛名四大学派,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张从正力倡“攻邪论”;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朱震亨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演变规律。 编辑本段明清时期(df肺25s血液f369血小板t5172红血球gdf55m白血球fd2) 是中医学理论综合汇编、深化发展,临床各科辨证体系丰富、提高阶段。如明代楼英的《医学纲目》和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和陈梦雷主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注重实证研究,(df高血压958心脏病983u6糖尿病87fr)纠正了古医籍中关于解剖知识的某些错误,肯定了“脑主思维”,发展了瘀血理论。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中医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吴有性著《温疫论》,叶天士著《温热病篇》,吴鞠通著《温病条辨》等,在药物学研究方面,(45传染病q566丙肝964jo乙肝28jgsx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