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家乡--枣庄.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眼中的家乡--枣庄

我眼中的家乡 ——枣庄 (一)枣庄具有悠久的历史 历史全貌: “鲁南明珠”——枣庄位于山东省的最南部,与徐州市接壤,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块土地上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北辛文化”。秉承丰厚的齐鲁文明底蕴和儒家传统文化,枣庄历史上先贤辈出,孕育了中华科圣墨子、造车鼻祖奚仲、善国之君滕文公、招贤纳士的孟尝君、自荐脱颖的毛遂、凿壁引光的匡衡、《金瓶梅》作者贾三近等众多历史名人。枣庄自古就是商贾云集的重镇和南北交通的枢纽,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中兴公司就在枣庄成立。枣庄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为了拯救国家的危亡和实现民族的复兴,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和闻名遐迩的铁道游击队,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夏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南属鄫国,北和西部属滕国和薛国。商朝时期,今枣庄地区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偪阳。西周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属鄫国,南部属偪阳,西属薛国,北属滕、郳二国。春秋时期,今枣庄地区东属鄫国、南属偪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战国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为齐之滕国。公元前254年,今枣庄地区全境属于楚国。秦朝,今枣庄地区东部为郯郡的兰陵县、鄫县,南部为傅阳县,西部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西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国、南部为楚国。东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属东海郡。三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全境属魏。两晋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初属鲁郡,先后置蕃县、薛县、公邱县、戚县,南部属兰陵郡,先后置氶县、鄫县、阴平县、昌虑县、合乡县。南北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郡,辖蕃、永兴、昌虑,南属兰陵郡,辖氶、鄫、傅阳。公元550年以后,今枣庄境内只有氶、蕃两县建置。隋朝,今枣庄境内北为蕃县,后改为滕县,南为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唐朝,今枣庄地区属河南道,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宋朝,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为氶县。金朝,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置峄州。元朝,今枣庄地区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明朝,今枣庄地区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后降为峄县。清朝,今枣庄境内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县。中华民国时期,沿袭清代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今枣庄地区仍为滕、峄两县,属济宁专署领导。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1961年枣庄升格为山东省省辖市。女娲神话女娲神话流传范围很广,大体分布在晋冀鲁豫苏皖等省,以我市峄城区为中心的鲁南地区是其核心区域。据王献唐先生《炎黄氏族文化考》考证,伏羲氏为东夷部族首领,凤姓,被尊为“三皇之首”,是人类社会从渔猎时代过渡到农业时代的代表人物。女娲是伏羲部族的另一位传奇人物,相传她曾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发明笙簧等乐器,为女媒而设婚姻。其实,女娲本身只是上古时期的一个神话传说。大约7000年以前,郯城地震断裂带曾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这次地震给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四极废、九州裂”的惨痛经历,部落首领女娲带领民众抗震救灾,经后人夸张变形后,就成了“炼石补天”之说。在我市峄城区阴平镇有一处距今约7000年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土埠遗址,它正处于郯城地震带上,年代也与女娲生活的时期相吻合。在1996年南开大学和峄城区政府共同举办的女娲文化暨峄城旅游开发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一致认定,这里就是女娲氏部落的所在地。此外,峄城区现在还存有女娲冢、女娲陵、爹娘庙、天柱山、刺天峰、铁脚山等遗迹和地貌,以及扫云娘娘的民俗,这都是我们亟待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女娲神话是中华文化起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打响女娲品牌对于发展枣庄的文化是很有益处的。山东快书。山东快书起源于薛城区沙沟镇戚庄村,创始人戚永立(1986-1944)。 柳琴戏。柳琴戏原名“拉魂腔”“拉后腔”“拉花腔”等。据《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记述:形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时,县城东门外演唱肘鼓子(亦称周鼓子)的武氏兄弟和滕县花鼓艺人安德友、高二伙同四句腔艺人八戒,常到东郭镇的苏楼演唱,与当地通晓音律、酷爱文艺的苏门秀才共同切磋,借鉴柳子戏的“山坡羊”、“耍孩”以及境内的“溜山腔”、“拉纤号子”等民间小调演变而成。并根据画上的琵琶仿造出柳叶琴(俗称土琵琶),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从此,广泛传开,形成了早期的柳琴调——拉魂腔。 鲁南花鼓。鲁南花鼓是一种独具鲁南地方特色的鼓舞形式舞蹈。它以山东大汉特有的粗犷、威严,融合了山东妇女的泼辣、柔美,形成一种刚柔相济、细腻奔放的艺术风格。鲁南花鼓早产生于台儿庄运河两岸,广泛流传于鲁南、苏北地区。其产生年代不详,据传说大约已有200年之久。在古老的运河两岸附近的村庄盛行此舞表演,如张山子镇张山子村、马兰屯镇南洛村、泥沟镇北洛村、邳庄镇黄庄村等。特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