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蛋白质工程制药--EPO1
蛋白质工程制药:EPO的改造;蛋白质工程简介(PROTEIN ENGINEERING);序论:蛋白质工程简介 ;一 蛋白质工程的含义 ;二 蛋白质工程的诞生 ;1983年,Ulmer在“Science”上发表以“Protein Engineering‘’ (蛋白质工程)为题的专论,一般将此视为蛋白质工程诞生的标志。
蛋白质工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目的可以概括为: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为基础,通过有控制的修饰和合成,对现有蛋白质加以定向改造,设计、构建并最终生产出性能比自然界存在的蛋白质更加优良、更加符合人类社会需要的新型蛋白质。
;1983年,美国GENE公司的Ulmer在“Science”上发表以“Protein Engineering‘’ (蛋白质工程)为题的专论,一般将此视为蛋白质工程诞生的标志。(Kevin M. Ulmer ( Science 219:666-671). )
.
ABSTRCT
The prospects for protein engineering, including the roles of x-ray crystallography, chemical synthesis of DNA, and computer modelling of protein structure and folding, are discussed. It is now possible to attempt to modify many different properties of proteins by combining information on crystal structure and protein chemistry with artificial gene synthesis. Such techniques offer the potential for altering prote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ways not possible by any other method
;三 蛋白质工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目的 ;四 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的区别 ;思路不同:基因工程是遵循中心法则,从DNA→mRNA→蛋白质→折叠产生功能,基本上是生产出自然界已有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是按照以下思路进行的:确定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应有的高级结构→蛋白质应具备的折叠状态→应有的氨基酸序列→应有的碱基排列,可以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五 主要参考书 ;; 3 来鲁华教授,女,博士,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长江特聘 教授,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分子动态与稳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9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98-1999年期间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伯克莱学者。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攀登计划项目,八六三项目等。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次,求是基金会青年科学家奖励,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等。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0余篇。来鲁华教授从1987年开始从事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研究,特别是生物信息学研究,在蛋白质结构预测及分子设计方面做过大量工作,近年的主要工作方向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发展了用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定量研究的平均势方法。
4该领域的其他著名学者:北大的顾孝诚, 北方基因中心于军、杨焕明; 清华的李衍达、饶子和; 军科院贺福初、黄培堂、;协和的沈岩; 瑞金医院的陈竺、 生化所的丁达夫、 上海生物信息中心的赵国屏等
;六 小结
蛋白质工程的主要内涵及基本目的;
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的主要区别。
;思考题: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有什么区别? ;; 2.两个主要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噬菌体显示(Phage display)对EPO分子片段的筛选;George P. Smith;George P. Smith
b. in 1941. Bsc. degree in biology in 1963, a Ph.D. in bacteriology and immunology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in 1970. After a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with Oliver Smith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he joi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