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桥岛隧建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港珠澳大通道岛隧工程 强回淤水道条件下 沉管隧道的工程处治研究 孙 钧 同济大学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研究所 上海市城建集团院士工作室 港珠澳工程技术专家组专家 2015年12月24 日• 珠海市 1 沉管隧道纵剖面示意 2 沉管结构横剖面示意 3 人工筑岛和岛内、外地基简况与工程处理 1. 工程地质条件: 东、西人工岛内地基土和海床隧道过渡段,其下卧地层岩 土的一般属性,大体划分为: • 全新统海相沉积:流塑~软塑状淤泥和淤泥质粘土(厚1.5m ~4.5m); • 晚更新统晚期陆相沉积:软塑状粉质粘土(厚~2m); • 晚更新统中期海陆过渡相沉积:可塑~硬塑状粉质粘土夹粉 细砂,中密状中细砂透镜体(厚9m ~12m); • 晚更新统早期河流冲击相沉积:密实~中密中砂、粗砾砂、 密实圆砾(厚~15m及以上); • • (第7、8层以下) • • 震旦系:强、中风化混合片岩,工程未有触及。 • 海床中段岩床埋藏浅,故大部分地段岩性佳好。 4 2 .岛隧过渡段和海床中段的地基处理 沉管隧道地基处理加固的成效,体现在经过处理加固后 : • 相邻段管节的差异沉降,会否引起因接头张开(接头转角、相 邻节相对受弯、受拉)而危及接头止水,产生接头处渗漏? • 接头因相邻段差异沉降而产生竖向和水平向的剪切错动,会否导 致接头剪切键变形过度并引起破坏? • 因相邻段差异沉降,会否影响在管节接头处隧道内行车的平稳性 和顺畅性;车辆穿行过接头时,不能有颠簸、跳车现象。 • 由于沉管管节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产生弯曲变形,管节顶底板会 否产生弯、剪裂缝,缝宽控制在0.15mm 。 可由上项4 点要求,分别演算得计算允许的最大沉降控制值。 5 • 由于地基土土性不一、深槽基坑土回弹、加固体质 量不均匀、回淤量大等等,使地基土纵向差异沉降 变形可能达到可观的大值; • 故此,岛内和岛隧过渡段,采用挤密砂桩复合地基 进行了加固处理; • 由于它的大部分沉降在施工期先已基本完成,不致 造成过大的工后沉降; • 在沉管浮运、沉放和落底后达到沉降稳定的前一段 时间,采用 PC 拉索将各个管段拉系成一整体,对 过大的节段接头沉降变形将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6 • 为防范海床过渡段(深厚软基)沉管管节与人 工岛暗挖段(加固地基较密实)相邻管节接头附近 的差异沉降过大(类似于桥头跳车情况),局部补 充打设了刚性短桩以加强成为人工基础。 2015/12/25 7 • 从过去国内外先例:实测施工沉降量可观,可达300mm ,相邻管节首、尾差异沉降量也达 100mm 以上; • 施工期沉降: 开挖回弹、隆起和垫层置换压实,三者占最终沉降的 (50~60)% ; • 工

文档评论(0)

1984kel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