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类植物种子学课讲义-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讲义
草业科学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使用
(修订版)
兰州大学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地农学研究所编写
2012年3月
《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课程介绍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是草业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体到教学内容上则是重在让学生掌握不同草类种子的形态构造特征,常用种子生理特性的测定方法, 使学生建立起种子质量与种子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密切相关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适宜的加工贮藏措施有利于种子质量保持的概念,为学生将来从事种子科学研究和种子经营管理奠定良好的专业技术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草类植物种子学是研究草类种子特征、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从应用角度讲,该实验课主要介绍草类种子形态结构及种子检验等应用技术方面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种子生物学、种子质量检验等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记忆、分析归纳,学会种子形态、生理的测定方法。为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熟悉常见草类植物种子的形态构造;
2、掌握种子检验的内容和程序,种子净度检验,种子水分、千粒重、发芽率和生活力的检验测定;
3、掌握种子休眠的概念、意义、类型、原因及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
4、熟悉并掌握草种子活力的概念及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三、教学方式及课程考核办法本实验课教学方理论课和实践课,先上理论,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在学时分配上加大了实验学时,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在实验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主要参考书目
~2930.10-2001;
实验一 草类种子形态及识别
一、教学目标
通过讲授及实际观察,掌握20余种主要草类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学会利用这些特征鉴别种子。
二、主要教学内容
1、讲授豆科及禾本科种子的形态结构及其常见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1.1 豆科种子
1.1.1 形态特征
荚果,背、腹缝线开裂或不开裂,或在种子间缢缩或横断成节荚;种子有明显种脐、种孔、脐条和内脐。 种子大小(长宽厚)变化很大,圆至长圆形,种脐着生位置为种子的腹面,珠孔位于种脐附近但不易看到。种皮光滑,通常很厚并坚硬。 鉴别依据为种子和种脐的形状、大小,种皮的颜色,合点的位置及胚根的长短等。
1.1.2 常见的豆科种子
通过图片及实物演示教会学生认识常见的豆科植物种子。
禾本科种子
1.2.1 形态特征
果实为颖果,干燥不裂开。果皮薄,附生在种子上,种皮与果皮不易分离。颖果包在内外稃内,纵长,扁状,腹部具沟或沟状,有的背部扁平或凸弯,果皮光滑。胚小,呈椭圆形,位于背部的基部,具丰富的粉质胚乳。 鉴别依据为:小花数目;小穗各部分结构如颖片、稃 片、芒、总苞以及胚、种脐等形状特征。
1.2.2 常见的禾本科种子
通过图片及实物演示教会学生认识常见的禾本科植物种子。
讲授其他科常见草类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通过图片及实物演示教会学生认识常见的其他科植物种子。
2.1 菊科
2.2 蓼科
2.3 伞形科
2.4 苋科
2.5 十字花科
2.6 藜科
2.7 车前科
2.8 蒺藜科
2.9 胡颓子科
2.10 旋花科
3、讲授形态相似种子的识别方法
3.1 物理法:
a、利用紫外光线检验
b、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c、色谱(薄膜光谱、色谱纸)
3.2 化学方法:苯酚法、重铬酸钾法等-通过着色否及着色深浅来判断。
3.3 细胞学方法:染色体形状及核型分析。
3.4 生物学方法:电泳分析种子内的蛋白质和同工酶,根据谱带的数目及宽度等鉴别。
4、学会利用检索表检索常见的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种子并对其进行正确描述
4.1 豆科种子描述种子形状:肾/方/正方/倒卵/(长/宽)椭圆/圆柱/球/心脏/近三角/距圆/斧/倒圆锥/菱形大小;胚根不/与子叶明显分开/界限不明颜色:黄/黄褐/橄榄绿/绿/黄绿/灰色/紫红/红褐/黑褐/紫黑 表面:具各种颜色的花斑(点/纹);光泽/无,光滑/粗糙/皱褶;具小瘤/毛/颗粒种脐形状:圆形;非圆形;线/距圆/椭圆/倒卵/卵形
位置:中央/突尖上/边缘/种1/2以上/肾形角上具/不具白色环状脐冠长度:60%以上/20-60%/20%以下内脐:明显/不明显;距种脐0.2-1.0mm;在/不在脊背脐条中间/远端
4.2 主要豆科(6种)牧草种子分类检索表1.种脐圆形。2.种脐靠近种子长的中央。3.不具脐冠。4.种皮具斑纹或有色斑点。5.胚根尖不与子叶分开,不具胚乳…………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4.种皮不具花斑或斑点。6.胚根尖与子叶分开。7.种子长在3mm以内。8.种子表面黄色、黄褐色或褐色。9.正视种子腹面时,两侧具波浪状,种子纵轴稍弯曲或扭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