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教学论-行知阅读
教学论
编者董原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第二节 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地位与研究对象5
第三节
第二章 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 26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章 教学目的 6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章 教学主体 92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五章 教学过程及原则 126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六章 课程与教材 165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1 教学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学及其意义
一、教学的概念
(一)教学的涵义
教学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对于其本质属性的揭示经
历了一个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古今中外教育论著在对
教学内涵的理解上不尽相同,或者将教学看作教师的教
授活动,或者将教学看作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简
单相加,或者将教学看作传授给学生知识的活动,或者
将教学看作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活动,等等。我们认为,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
动,具体地说,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在
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
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这个定义包含如
下三层意思:第一、强调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结合或统
一。即教师教和学生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是辩证
统一的。“教”离不开“学”,“学”也离不开“教”;在
教学中教与学彼此依存,相辅相成,既不存在没有“学”
的“教”,也不存在没有“教”的“学”。教学永远包括
教与学,但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有机地结合或辩证地
统一。只有教或只有学的片面活动,或者只是这二者的
简单相加而没有什么“结合”或“统一”,都不是真正科
学意义上的教学活动。第二、明确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
2 教学论
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着教学
活动的方向和性质,学生永远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
师只能指导学生学习而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学生只有在
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既不能以任何
形式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以任何借口剥夺学生
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
性,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指出了教学
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功能。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离
不开学校教学的深刻影响。学校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一
定的知识技能,而且在学生身心发展和形成思想品德诸
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从理论上全面认识教
学的教育功能,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因片面强调教学的部
分功能而带来的教学实践方面的偏差。
(二)教学与教育、智育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与教育两者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般
说来,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
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
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学
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工作除教学外,
还有其他工作,如德育工作、体育卫生工作、后勤工作
等。
教学与智育不是一个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
有联系。智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是
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智育主要是通
过教学进行,但是教学却不是智育实现的唯一途径,智
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要完
成智育任务,但是智育却不是教学的唯一任务,教学也
要完成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将教
3 教学论
学等同于智育,则容易导致对智育的途径和教学的功能
产生狭窄化甚至唯一化的片面认识。
二、教学的意义
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是由教学在学校工作
中所处的地位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体的发展所
起的作用决定的。
(一)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
以教学为主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教学则是学校培养人
才的基本途径,它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所占的时间最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