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概论文档.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木工程概论文档

前言 一、“土木工程概论” 目的是: 1、使学生认识土木工程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3、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工程意识; 4、激发自己的学习浅能,打下良好的思想和方法基础。 二、定义: 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包括 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 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 三、土木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土木工程表现为形成人类活动所需要的,功能良好和舒适美观的空间和通道,既有物质方面的需要,又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土木工程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 2、 表现为能够抵御自然或人为的作用力,如地球引力、风力、气温和地震作用、振动、爆炸等。——土木工程存在的根本原因 3、表现为充分发挥所采用材料的作用,如石、砖、混凝土、钢材、木材、合金材料等。——材料是建造土木工程的根本条件 4、表现为怎样通过有效的技术途径和组织手段,利用各个时期社会能够提供的物质设备条件,“好、快、省”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把社会所需要的工程设施建造成功,付诸使用。——土木工程的最终归宿 为解决上述问题所进行的土木工程活动包括: 1、技术方面:勘查、测量、设计、施工等; 2、管理方面:制定政策和法规、项目管理、施工组织等。 四、土木工程的基本属性: 1、社会性:土木工程随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而发展; 2、综合性:土木工程是运用多种工程技术,进行勘测、设计、施工工作的成果; 3、实践性:由于各种影响土木工程的因素众多且错综复杂,使得土木工程对实践的依赖性很强; 4、技术、经济和艺术统一性:土木工程是为人类需要服务的,它必然是每个历史时期技术、经济、艺术统一的见证。 发展土木工程的根本因素是培养大批掌握土木工程科学技术,懂得土木工程基本属性,具有能解决上述问题的人才。土木工程专业就是为培养这类人才所设置的学业门类。 第一章 综 述 §1.1历史简述 土木工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近代、现代 一、古代土木工程 (一)历史跨度 公元前5000年~17世纪中叶 (二)古代土木工程的主要结构形式 木结构、石结构、砖结构 (三)典型工程 水利方面:夏禹治水;秦朝李冰兴办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都江堰最为著名;解放后我国大量兴修水利,拥有众多大、中、小型水库。 桥梁结构:最早为行人的石板桥和木梁桥,这是最简单、古老的桥梁形式。后来逐步发展为石拱桥。 道路方面:我国战国时期已有邮驿,为驿马通行而开辟的驿道,可见我国大规模人工修建道路是很早的。 水路方面:运河为人工开挖的水道,用以沟通不同的河流、水系和海洋,连接重要城镇和矿区。在春秋战国末,吴国所开的鸿沟,是我国人工开凿的古老的运河。 材料发展方面:最早的石墙用垒石构成,后来用黏土泥浆砌筑,再后来,在泥浆中加入切短的稻草,以提高抗拉强度。石灰发明后,用它砌筑砖墙。 (四)特征 1、所用的材料最早只是当地的天然材料,如泥土、砾石、树干、茅草等。后来发展了土坯、石材、砖、瓦、木、青铜、铁、铅及混合材料如混合土等。 2、工艺技术,最早只是利用石斧、石刀等简单工具,后来发展了斧、凿、钻、锯、铲等青铜和铁质工具,兴起了窑制和煅烧加工技术。 3、分工也日益细致,有木工、瓦工、泥工、土工、窑工、石工、彩画工等。 4、土木工程缺乏理论上的依据和指导。有代表性的为公元前5世纪的《考工记》,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贝蒂著的《论建筑》等。 二、近代土木工程 (一)时间跨度 17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20世纪中叶) (二)主要特征: 有力学和结构理论作为指导;砖、瓦、木、石等建筑材料得到日益广泛的使用,混凝土、钢材、钢筋混凝土及早期的预应力混凝土得到发展;施工技术进步很大,建造速度大大加快。 (三)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1、理论发展 1)1683年意大利学者伽利略发表了“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和数学证明”,论述了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质和梁的强度,首次用公式表达了梁的设计理论; 2)1687年牛顿总结出力学三大定律,为土木工程奠定了力学分析的基础; 3)瑞士数学家欧拉1744年出版的《曲线的变分法》建立了柱的压屈理论,得到了计算柱的临界受压力的公式,为分析土木工程结构物的稳定问题奠定了基础; 4)1825年法国的纳维建立了土木工程中结构设计的容许应力法,19世纪末里特尔等人提出极限平衡的概念,为土木工程的结构理论分析打下了基础。 2、材料发展 1)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取得了波特兰水泥的专利权,1850年开始生产。这是形成混凝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