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妇科学 朱鸿秋 内异症的预防 1.防止经血逆流:对经血潴留者及时手术治疗,经期一般不作盆腔检查,急需时避免挤压。 2.避免手术操作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A.剖宫取胎时保护好子宫切口周围术野; B.缝子宫防止缝针穿透子宫内膜层; C.关腹腔前:彻底洗净腹壁切口; D.月经来潮前禁做各种输卵管通畅试验; E.人流负压吸引时,吸管应缓慢拔出,防止腔内外压 差过大,血液及内膜被吸入腹腔内。 3.药物避孕:有人认为长期服用避孕药抑制排卵,可促使子宫内膜萎缩和经量减少,而减少逆流之机会。 * Endometriosis 子宫内膜异位症 定义: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包括腺体及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 在妇科剖腹手术中,约5%~15%患者发现有此病存在。以30~40岁生育年龄妇女居多。 该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组织学上虽然是良性的,但却有增生,浸润,转移及复发等恶性行为,是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异位子宫内膜可以侵犯全身任何部位。 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其中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及卵巢为最常见的被侵犯部位; 其次为子宫浆膜,输卵管,乙状结肠,腹膜脏层,阴道直肠间隔也常见; 异位内膜也可一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脐,膀胱,肾,输尿管,肺,胸膜,乳腺.淋巴结等 内异症的病因病理 (一)种植学说:子宫过度后屈,子宫颈管狭窄,阴道闭锁,残角子宫等经血潴留患者常见此症 。 (二) 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 内异症的病因病理 (三)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内异症的病因病理 (四)免疫学说 (五)LUFS学说 即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 (六)影响因素 内异症的病因病理 内异症的病理 巨检: 可形成紫褐色斑点或小泡、紫蓝色实质结节或包块。 宫颈 卵巢 宫骶韧带 镜下检查: 腹膜 内异症的临床表现 (一) 继发性渐进性痛经 (二) 月经提前、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 (三) 性交痛 (四) 不孕:占40% (五)其他特殊症状 肠道:腹痛、腹泻或便秘,周期性少量便血等 内异症的妇科检查 子宫后倾固定,宫骶韧带增粗,扪及米粒或蚕豆大小的痛性结节,或一侧或双侧卵巢触到内膜异位囊肿。 内异症的辅助检查 腹腔镜(目前最具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 B超(可确定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以上临床表现作出初步判断。 腹腔镜检查及术中活组织检查是诊断内异症的“金标准”。 此外,尚可借助B超检查、血清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值测定、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检测等。 本病应注意与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卵巢囊肿蒂扭转相鉴别。 内异症的中医治疗 治则:活血化瘀 疼痛发生时间、部位、性质、程度 辨证要点: 月经的期、量、色、质 全身兼症、舌脉 治疗注意: 经期:调经止痛 月经的周期不同治有侧重 平时:化瘀攻破 一、气滞血瘀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 或多或少,血色紫黯有块 ;盆腔有结节、包块 + 气滞血瘀证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涩。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红花 桃仁 赤芍 川芎 当归 丹皮 乌药 枳壳 香附 甘草 五灵脂 延胡索 前阴坠胀者,加柴胡、橘叶、炒川楝理气行滞; 肛门坠胀而便结者,加大黄化瘀通腑; 盆腔有结节者,酌加血竭、三棱、蜇虫、穿山甲化瘀消癥 经血量多者,加茜草根、炒蒲黄、三七粉、益母草化瘀止血 二、寒凝血瘀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 ; 月经或见推后,量少,经色黯,不孕+实寒证 舌脉:舌淡胖而黯,苔白,脉沉弦或紧。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肉桂 小茴香 干姜 当归 川芎 赤芍 蒲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劳务大清包合同.docx VIP
- GB/T 28043-2019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pdf
- ISO9001-202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版中英文及变化点解析.docx VIP
- 202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部分答案.pdf
- 卢新国《小企业会计》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doc VIP
- 海神肌电图仪使用技术说明书.doc VIP
- 秀丽线虫的研究和饲养.ppt VIP
- 广东省深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最新ISO22301:2019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一整套资料汇编(1).pdf VIP
- 2025上海市六年级升七年级暑假数学衔接讲义 第09讲 平方差公式(八大题型)(解析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