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冬不知天命-SuttonPR
宋冬:不知天命
2017 年1 月21 日—3 月26 日
上海外灘美術館
策展人:劉迎九、徐天天
左:宋冬, 《窮人的智慧:宋冬館》,2011, 尺寸可變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右:宋冬, 《五十不知天命》, 2016
–2017, 陶瓷, 尺寸可變。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上海外灘美術館將於2017 年1 月21 日至3 月26 日舉辦宋冬的個人專題展覽「不知天命」。
作為藝術家在人生半百之際推出的首檔綜合展覽,宋冬將整個展覽視為一件「作品」,以「鏡、
影、言、覺、曆、我、明」這七個字作為對自己五十年來的人生呈現再認識的七個平臺;以
「無界」的方式使用美術館所有的空間,綜合性地呈現其對以往創作生涯的反思以及正在進
行的探索。
即將展出的作品涵蓋行為、錄影、裝置、攝影、繪畫和「戲劇」等多媒介的當代藝術創作,除
了其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今創作的一系列代表性錄影作品和裝置之外,藝術家為本次展覽而
特別創作的《五十不知天命》等新作品也將在展覽中呈現。屆時,上海外灘美術館的全部空間,
包括建築本身的結構和內外牆面都將成為宋冬過往藝術創造和當前創作探索的一種表達。舊作
與新作在統一的語境下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力,互相充實,而藝術家本人對於生活與藝術創作
的反思與體悟,也將在此背景下愈發浮現出來。
展覽名稱「不知天命」來源於宋冬對《論語》中「五十知天命」的反轉引用,以此作為對現階
段人生和藝術創作的一個率性的結語。在宋冬的作品中,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反思,對民間智
慧和禪宗及道家文化相容並包的興趣奠定了其獨特的個人風格:從早年的《哈氣》、《印水》,
到《水中撈月》、《白做園》以及持續至今的《水寫日記》等作品中,觀眾都不難體會到藝術
家生活即藝術,藝術亦是修行的創作哲學。
依循中國文學的傳統,展覽被分為七個章節,每層樓為一章,各以一個字命名,最終匯成一句
頗富韻律的詩句或格言: 「鏡、影、言、覺、曆、我、明 」 。 第七章「明」將置於美術館
建築的外牆,作品《草圖:亞洲文會大樓(外)》使用LED 燈勾勒出美術館的建築輪廓以及測
量尺寸,在這幢歷史建築之上還原了其「設計草圖」的意象。作為展覽的開篇和結語,「草圖」
中所蘊含的不完整或者待完成的特質、以及來自過去對未來的期許感,或許也正與宋冬對自身
「五十不知天命」的評價中的開放性暗自契合。
進入建築內部後,觀眾會置身于藝術家的近作《鏡廳》中,這是一個晶瑩閃爍的鏡面系列裝置,
用回收的窗框和鏡子製成。 將美術館的前廳置換為一個帶著怪異的居家氣息的全反射空間。
《鏡廳》中的另一件作品《無用之用:瓶架大哥》以馬塞爾·杜尚著名的現成品作品《瓶架》
為素材,將藝術史上的《瓶架》還原到生活中瓶架,用於「晾曬」生活的廢棄物:瓶子,使其
成為可提供照明的吊燈。 眾多的瓶子在視覺上令人聯想起無處不在的監控攝像頭兩件作品共
同組成了一個監視與窺探的全景監獄。與此一壁之隔,在美術館原本的藝術商店區域展出的
《吃城市》是一座用精心擺放的餅乾製成的大都市,這件註定被快速消耗的作品將只在開幕當
晚呈現在觀眾面前,但無論是見過,吃過還是錯過這件作品的觀眾,都在無形中或顯或隱地在
「消費」層面集體參與到了這件作品中來。
二樓「影」主題的展廳的兩邊將展出宋冬 1992 年至今的一系列錄影作品。在展廳中心的大型
裝置作品《背影》以靜態方式還原了電影放映時的光與影:以織物代替光束連接到展廳中央的
大型幕布上,空的光線在幕布上「投下」空的影像;幕布的背後放著 50 個小板凳,重現了其
兒時在螢幕背後觀看露天電影的情景。在螢幕背後看的被反轉了左右的影像是藝術家早年難忘
的記憶,這一經歷也被宋冬融入其作品中,觀眾也將在展覽的其他作品中看到反轉的空間、影
像、語句和思維方式。
展覽中其他的作品也各具特色:四樓「覺」章節中的《窮人的智慧:宋冬館》曾在2011 年威尼
斯雙年展以《宋冬館》的形式展出,這是一個由回收的舊門窗和舊傢俱及其它來自藝術家舊居
的材料構成的一個雙層架構,在本次展覽中,「館」中新增了一系列藝術家的雕塑、錄影和繪
畫作品,成為一個獨特的「展覽中的展覽」。
位於六樓「我」章節的新作《五十不知天命》系列是本次展覽的點題之作:中庭區域將擺放五
十隻陶瓷娃娃,其形態各異,充當著藝術家此前的生活和創作中的形象。同時展出的《我和我》
是一系列藝術家本人和娃娃的共處的照片,紀錄了一個身份認同與自我探尋的故事。當觀眾走
到畫廊的盡頭,結束觀展的旅程之時,他/她將在天臺上看到最後一件作品。霓虹燈牌面向黃
浦江,用光書寫著藝術家對自己五十年人生的回顧:「一十無憂,二十不羈,三十不立,四十
有惑,五十不知天命」。
關於藝術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