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1月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V01.13No·I
EducationalScienceofHunanNormal Jan.,2014
第13卷第l期 Journalof University
林文庆的办学成就与文化贡献
张亚群1,张智玲2
(1.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2.厦门大学图书馆,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林文庆是陈嘉庚倾家兴学的执著追随者,我国近现代颇有影响的教育家,厦门大学校园文化传统的开创者。他掌
校16年,力倡科学精神及儒学价值观,制定校旨、校训、校徽,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采取多项举措,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和学术
研究,造就一批杰出人才,促进了厦门大学的学科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其办学成就与文化贡献,对于弘
扬我国大学优良教育传统颇有启迪意义。
关键词:林文庆;厦门大学;办学成就;文化贡献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1—0121-05
林文庆作为私立时期厦门大学校长,在我国近 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
代大学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一生跌宕起伏,时 林文庆极为关怀学生的生活、学习,润物无声。
人与今人,海内与海外,对其评价颇有差异。东南亚 早期毕业生回顾说:“他当校长初期,对学生爱护备
学者,尤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学者,对于林 至。同学有病,卧床不起,他和校医常到宿舍巡视。他
文庆的评价是相当高的…。他执掌厦门大学16年 很关心学生的膳食,指定厨房,每周要煮掺薏米或绿
(1921.7~1937.7),是陈嘉庚倾家兴学的执著追随豆的甜粥一次,因为身体发育需要红糖。他劝同学要
者,我国近现代颇有影响的教育家,厦门大学校园文 多吃猪血,说猪血含铁质多,又便宜。他体贴穷苦学
化传统的开创者。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其办学成就 生,常常把他们安排在图书馆里,得一点临时工资,
与文化贡献,对于弘扬我国大学优良教育传统颇有 维持生活。”[2ln-t国庆教授也说:“林校长每星期总有
启迪意义。 几次到膳厅视察,告诉我们一些卫生事项。”[3]这类
事例深为学生所感念。
一、造就一批杰出人才
每届学生毕业之际,林文庆常赠言勉励。1934
在急剧动荡的近代中国,出任私立大学校长是 年4月,他为第九届毕业纪念刊作“序”,告诫同学,
个苦差使,不仅要勇于担当,更要无私奉献。林文庆 在校学业有期,而求知生活无限。其序日:“毕业岂易
在私立厦门大学办学期间,历经两次学潮,一次世界 言哉?人之生也,会当有业,一业之精,端赖‘朝益暮
经济大危机,El本人侵我国东北,时局动荡,办学殊 习’、‘穷年累月’之功,绝非可一蹴而几!学问无止
为艰难。但他不为其所惧,坚信教育救国,力倡科学 境,古人有‘卧不设榻’,‘老不废夜’,‘仕不释卷’,而
精神及儒学价值观,采取多项举措,大力推进人才培 至于学者,亦足见治学之难矣。今人因学校课程逐步
养和学术研究,坚持不懈地传承和传播民族优秀文 之终结,而统以‘毕业’称之,滋惑也!庄子不云乎:
收稿日期:2013.08.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BAAl00015]
作者简介:张亚群(1961.),男,安徽庐江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智玲(1965.),女,福建泉州人,厦门大学图书馆馆员。
】2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吾人自幼而壮而老,固 在于:一是以发展科学为办学导向,积极倡导并亲自
无日能脱离求知生活,亦无人敢以学成自诩,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