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活中的物质-回到树德家商专业教师网
第三章 生活中的物質 3-1 食品與化學 3-2 衣料與化學 3-3 材料與化學 3-4 醫藥與化學 章前小故事 幾百年以來,中國和日本人民在料理食物時,多數都會添加 某類海草製成的調味品,好讓食材味道更鮮甜。1908年,東京大 學教授池田菊苗博士研究發現:原來那些海草含有增加食物濃郁 鮮味的「麩胺酸鈉」。翌年,便有從小麥中提煉出來的「麩胺酸 鈉」(即俗稱的味精)在市場上販售,直至今日,全球約有20個 國家生產味精,且年產量達400,000噸。 「麩胺酸」是生物體內碳水化合物及胺基酸代謝的重要橋樑 ,但非味精所獨有。各式食物的蛋白質幾乎含有「麩胺酸」,人 體也會製造與味精相同的「麩胺酸」鹽,故用大骨或雞、鴨、魚 、肉、蔬菜熬煮的湯,其實和味精煮的一樣鮮美。 雖然味精有助食物的美味,但若使用過量,不僅適得其反影 響風味,在人體分解出來的「酪氨酸」,可能還會干擾大腦細胞 的正常活動,抑制腦神經的生理功能,使人感到不適,出現上肢 麻木、心跳氣喘、頭暈無力等俗稱「中國餐館綜合症」的症狀, 長期使用者,甚至容易營養失衡、發育不良及降低身體的免疫 力。 3-1食品與化學 生物為了維持生命,每天必須攝取適量的食物,這些食物會被健康身體內的酵素或微生物分解(化學反應)成生物體所需的養分,提供熱量、修補組織、幫助發育、進行新陳代謝(人體細胞平均每七年會更新一次)…等 西方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中文意思為:「你是你吃的東西變來的。」 3-1.1醣類 醣類是生物能量的主要來源,提供細胞活動、心臟跳動、腸胃消化或大腦思考所需的能量,碳、氫、氧為其組成元素,且氫、氧的數目比恰如水分子H2O的2:1,故又稱為碳水化合物—Cn(H2O)m。 一般而言,1公克的醣類約可產生4仟卡的熱量。人體攝取醣類,當超過身體所需時,剩餘部分會先轉為肝醣儲存於肝臟及肌肉中,如仍過剩,則會轉為脂肪堆積於體內;當不足身體所需時,人會缺乏活力沒有精神,甚至影響其他代謝正常的進行。 醣類依照化學結構的不同,共分單醣、雙醣、多醣三類。單醣能被人體直接的吸收,雙醣及多醣則需酵素分解轉換成單醣才能被人體所吸收。 一、單醣:單醣是最簡單的醣類,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 半乳糖,三者化學式均為C6H12O6,但分子結構不同 (即互為同分異構物)。 二、雙醣:雙醣是化合二分子單醣並脫去一分子水所形成的 醣類,常見的有麥芽糖、蔗糖、乳糖,三者化學式均為 C12H22O11,但分子結構不同(即互為同分異構物)。 在酵素或酸的催化作用下,一分子的雙醣加水可解離出 二分子的單醣,稱之為水解。 三、多醣:多醣是成千上百個脫去一分子水的單醣所結合而 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常見的有澱粉、纖維素、肝醣,三 者化學式為H(C6H10O5)nOH,n>100。 生活小常識:有些業者為了降低成本,會在肉乾、肉鬆或魚鬆中加入澱粉類食品(如豆粉)企圖魚目混珠,此時可用碘液檢驗,以保障消費權益或避免糖尿病患者誤食,造成血糖升高。 動手做做看 取兩燒杯分別加入20毫升的水和0.5公克的少許麵粉,攪拌均勻分為A杯和B杯。B杯中再加入唾液攪拌,五分鐘後,在A杯和B杯中滴入等量的碘液,看看A、B兩杯的顏色是否有差異?若不甚明顯,則可加入等量的水稀釋,看看變化為何? 解答:A杯麵粉因含澱粉,故滴入碘液後會變成深藍色;B杯麵粉因所含澱粉部分已被唾液分解成麥芽糖,故滴入碘液後藍色會較淡。 3-1.2蛋白質 動物的毛髮、指甲、皮膚、血液、肌肉、內臟、神經、酵素、賀爾蒙等,沒有一處不含蛋白質。。因此,蛋白質向有「生命的基石」及「人體的建築師」之稱,對於生物、人體的重要性可見一般。 蛋白質分為動物性與植物性二種,前者來自蛋、奶及肉類;後者來自豆類(含40%蛋白質)及麵筋(含10%蛋白質),都是碳、氫、氧、氮、硫等元素及成千上萬個胺基酸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從數萬到數千萬不等)。 組成各式蛋白質的胺基酸多達20幾種,其中8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自食物中補充,稱為「必需胺基酸」。 食物進入體內時,消化道的酵素會先將其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經小腸吸收後,再藉血液送至各個組織細胞,合成人體所需的蛋白質。 蛋白質分解成的胺基酸,經代謝「去胺反應」會形成氨NH3(對腦部有高度毒性)與血中的二氧化碳結合,並在肝臟生成尿素CO(NH2)2及從泌尿系統排出體外。由此可知,人體雖需攝取蛋白質,然亦不宜過量,否則容易造成肝、腎的負擔。 蛋白質遇濃硝酸會變成黃色, 稱為「黃蛋白反應」,是用來 檢驗蛋白質的方法之一。 蛋白質有特定的分子排序、形狀及結構,能顯現特定生化性質及功能。然若受到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清代凉山彝族地区末世知的法政人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PDF
- 清水砼施工质量控制-中铝长城建设有限公司.DOC
- 清震汤有妙用-资料.DOC
- 清香型大曲酒生产工艺.DOC
- 渠道式静态混合器简介-今日仪器.PDF
-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泥页岩孔隙特征及孔隙度-石油试验地质.PDF
- 温度变化与热力期相似.PDF
- 温泉水水质检测之研究-耕莘健康管理专科学校机构典藏.PDF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池州学院.PPT
- 湖人制作室2005年4月.PPT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