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盛唐英灵交往之遗踪-浙江大学学报
第 卷第 期
46 5 ( ) ,
浙 江 大 学 学 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46 No.5
年 月 ( )
2016 9 Journal ofZhe ian Universit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e t.2016p
j g y
: / /
DOI 10.3785 .issn.1008-942X.CN33-6000 C.2015.12.101j
:
主题栏目 新出文献与中古文学研究
【 】 , 。
编者按 本栏目上一期和本期先后刊出三篇论文 继续围绕新出文献与中古文学这一专题展开研究 上
《 》, , “
一期胡可先的 新出文献与中古文学史的书写与建构 从中古文学史撰写的三个误区切入 论述了 文学自觉
”、“ ”、“ ” 。
问题 单线思维问题 学科限制问题 给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史书写带来的偏向 中古时期新出文献主要是
, ,
石刻文献和写本文献两种类型 相较于传世文献 石刻文献尤其是墓志以原始的实物形态和文字形态反映中古
, 。 、
时期家族文化的特点 展现了生活于三至九世纪的人物群像 中古写本文献以敦煌写本 吐鲁番写本和东瀛回
, , 。
传写本居多 这些写本不仅是文学研究的文本材料 而且是文学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这篇论文刊发前
, 、 、 “
曾在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进行过主题学术报告 卢盛江 刘真伦 刘成国等诸多学者就此引申出 以西方近
”、“
代对文学的定义来理解中国的文学史可能会产生的问题 出土文献是否足以成为书写文学史的经典以及墓
“ ” ,
志是否存在辨伪等问题”、如何从文本分析的角度看待墓志的价值问题 等富有建设意义的讨论 有助于中古
。 《 ——— 〈 〉
文学研究的拓展 本期查屏球的 盛唐英灵交往之遗踪 由 刘复墓志 看以王昌龄为中心的天宝丹阳诗人
》, , 《 》 , 、
群 是以墓志为中心展开的专题研究 通过 刘复墓志 与传世文献的对比研究 揭示了盛唐时期以王昌龄 李
, 。
白为代表的诗人群体交往之事 从而展现天宝年间以江宁为中心的江南诗坛的真实情况 论文还解决了天宝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