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分析

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之分析 • 2008 美國次貸風暴引發金融危機 ,聯準會 (Fed) 在這段期間採各種措施穩定金融秩序與提供市場 流動性 ,最受矚目是量化寬鬆 (Quantity Easing) 。 傳統貨幣 政策主要透過影響 「利率 」,進而達成 最終經濟目標 ,主要政策包括法定存款準備率、 重貼現率與公開市場操作 ;量化寬鬆被視為 「非 傳統貨幣政策 」,主因貨幣政策操作目標 「利率 」 已 接近零 ,降息 空間有限。為刺激景氣 ,Fed貨 幣政策操作目標遂從 「價格 」轉為 「數量 」,增 加銀行資金以購買其他證券或擴大放款 ,藉以降 低市場利率與提振經濟 。 1 QE3 推出後,經濟學界看法不同。 • 支持: (1)通膨溫和升高有助於刺激民間消費與投資 , (2)貨幣貶值有助於 出口貿易, (3)拉抬資產價格,產生財富效果,進而激勵需求 ,雖有助長通 膨的風險,但對經濟的損害仍低於無所作為,至少可以穩定市 場信心 。 反對: (1) QE3會使民眾產生通膨預期,廠商面臨成本價格上升,不 利於經濟成長與就業 ; (2)QE3引發熱 錢流竄與美元貶值 ,不利於他國出口與造成資產 泡沫。 量化寬鬆 共計三輪 ,美國經濟能藉此早日擺脫低迷 ,有利全球 經濟復甦,但連番採取非傳統寬鬆手段,對金融市場與原物料 價格造成的動盪 ,也讓開發中國家深感憂慮 2 Fed 過去推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後之效應分析 一、美國經濟 第一輪量化寬鬆 (QE1)-  2008/11/25 宣布購買 5,000億美元的MBS 以及 1,000億美元的Agency MBS ,即由房地美(Freddie Mac) 、房利美(Fannie Mae)與吉利美(Ginnie Mae)等 三家美國政府贊助機構,其所保證房貸抵押擔保證券 (Mortgage-Backed Security, MBS) 。  QE1 原定至2009 /3 /31 止,但後一直實施到2010 Q1 。16個月間投入資金規模達 1 兆7,250億美元, 平均每月逾1,000億美元。QE1實施之初,美實質經 濟成長率自2008Q4維持超過3%衰退幅度,直到 2009Q4 衰退幅度縮小, 2010 年開始轉為正成長 3 • QE2- • 美自2010後維持 正成長,但柏就業市場表現仍不盡理想,失 業率9.6% ,高於目標水準(5%~5.25%) ,為26 年來高點,因此 2010 /11/3日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 (QE2) 。 • 8個月間平均每月約 750億, 兩輪量化寬鬆累計約 2.3 兆債 券。QE2 期間,實質GDP 年增率逐季下滑,CPI 通膨率逐季 提高 ,直到2011Q3 達頂點回降 。 4 •雖然量化寬鬆政策有效性可參考經濟成長率與物價等 統計數據, • 但量化寬鬆真正創造的是「貨幣基數」 (Money Base) , 但貨幣乘數卻明顯同步下降,以至於貨幣存量的變動 較為平緩而穩定。 • 據Fed 統計 • QE1 期間(2008 /9 -2010/3 ) ,貨幣基數大幅增加 129.19% ,Ms僅擴張8.48% ,貨幣乘數從8.64降至 4.09 ; • QE2 期間(2010 /11 -2011/6 ) ,貨幣基數擴張32.85% , 而Ms僅增加 13.82% ,貨幣乘數從4.43降至 3.80 , •顯見兩次量化寬鬆政策實施期間貨幣基數均有明顯成 長,惟Ms未同幅度提高,因貨幣乘數下滑。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